再现坎尼——伟大坦能堡会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现坎尼——伟大坦能堡会战

再现坎尼——伟大坦能堡会战 再现坎尼——伟大的坦能堡会战 ------------------------------------------------ 作者:倪乐雄 引言: 同发明令人眼花缭乱的“三十六计”、“八卦阵”的东方民族相比,西方民族更倾向于去繁就简,更善于概括。欧洲战争理论的“几何学派”把人类战争史上所有战略、战术分成三种形态,并用简单的几根线条来表示,一是中间突破后向两翼迂回,二是一点突破席卷整个防线,腓特烈大帝的“斜行阵”是也;三是两翼突破后合围中间,汉尼拔的“坎尼战”是其典型。 史里芬一生对古代的“坎尼战”如痴如醉,他憧憬着未来的西线决斗中,用一个坎尼型的会战来一举解决法国。但由于地形和兵力不足,他只能忍痛割爱,改扮角色,放弃汉尼拔而扮演腓特烈,西战场的“坎尼战”换成了“斜行阵”。但让他在九泉下感到欣慰的是:东线坦能堡会战时,日耳曼民族继承了古代迦太基民族的灵感,将古代伟大的坎尼战在20世纪再现了一次。需要指出的是,德军整个东线的战略呈现是“斜行阵”,而作为局部战役的坦能堡会战却是“坎尼型”。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个主要参战国家的战前状态看,德国的计划虽说大胆,却是建立在精确计算上,因为地理上处于法、俄夹击的形势下,不敢有丝毫差错,骨子里头仍是谨小慎微。法国人的计划虽然也属于大胆,但这种大胆进攻来自对现实的误判和毫无理由的精神上的自我放大。英国人打仗如同他们经商那样精明,每时每刻都在拨拉着自己的小算盘,像是换了个做生意的场合而已。俄国人则一言以蔽之,像一个被伏特加酒灌饱的醉汉,醉醺醺一脚踏入坦能堡的陷阱中。 一、俄军——“霉烂母体的产儿” 俄国在欧洲人眼里向来被视作庞然大物,整个国家可使用的兵员总额达650万人。然而,沙皇的专制政体在制度上不利于最优秀的军人被推上最高层。“这是一个愚不可及的政体,”“它是集怯懦、盲目、狡诈、愚蠢于一体的大杂烩。”它的一位首相维特伯爵曾如此评论过。俄国军队便是这一霉烂母体的产儿,除了数量足以吓坏胆小者外,就其素质而言,真可谓金玉其表,败絮其内。军官团里超龄老将多如过江之鲫,这支军队一败于克里米亚,再败于日本之手,声名狼籍。到1913年,军官缺额达三千名之多。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将军是个游手好闲,寻欢作乐,贪污枉法,勾引女性之辈,他压制军队中的改革派,对“射击的组织和实施”之类的代表军事发展新趋势的观念深恶痛绝,他一口咬定俄国过去的失败,只是由于司令官的错误,而不是由于训练、准备和供应方面的不足。他顽固地坚信刺刀胜过子弹,所以根本不肯化力气去兴建工厂,增产步枪、子弹和炮弹。以至于开战时,他连政府专供生产军火的拨款也没用完,每门大炮只摊到850发炮弹(而西方国家则每门大炮有2000发到3000发炮弹),成千上万的补充兵员赤手空拳地待在前线战壕里,等着同胞战死后留下的武器。1914年之前,俄国的备战工作就是在这么一个昏庸无耻的角色主持下进行的。在军事观念上,法国人狂热鼓吹的“攻击主义”正中俄国佬的下怀,因为后者一向具有哥萨克骑兵疯狂冲锋和刺刀见红的传统,素不知1905年的日俄战争已显示出明显的迹象:当堑壕上架起马克沁机枪时,骑兵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为步兵烧饭。就1914年的军事准备状态来说,俄国军队是被稀里糊涂的人带上战场的。 二、贡比楠边境交战 德国参谋总部原来估计俄国需要6个星期的动员时间才能开始进攻,但在法国一再催促下,俄国人把进攻的时间提前了4个星期,出乎意料地提前在东线发起攻势。 在对德作战计划中,俄国用2个集团军来对付德国。吉林斯基指挥的西北方面军的第1、第2集团军向东普鲁士发动钳形攻势,莱尼坎普的第1集团军在北面首先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将东普鲁士的德军主力吸引过来。萨姆索夫的第2集团军从南面绕过马祖里湖,插入德军背后,切断德军向维斯瓦河的退路,达成围歼后,第二步就是向维斯瓦河西面150英里的柏林进军。形象地说是“右直拳”配合“左勾拳”的打法。 德国参谋总部判定,俄军势必沿着马祖里湖泊地带两侧发动钳形攻势,所以德军作战计划的基本原则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利用东普鲁士境内完善的铁路网,实施迅速的集中和机动,充分发挥内线作战的可选择性优势。两路进攻之敌哪一路提供了最有利的机会就先打击哪一路。史里芬有言在先:投入全部兵力,对首先进入我军射程的一路俄军予以痛歼。 俄军不等集结完毕,于8月12日拂晓开始进攻。莱宁坎普第1集团军先遣部队的1个骑兵师进入德境,占领距边境5英里的马格拉博瓦镇。接着,他的主力3个军和5个半骑兵师约20万人于8月17日展开攻势,沿35英里的正面越过边境,向因斯特堡峡口前进。 德军在东普鲁士的兵力为普里特维茨指挥的第8集团军,计有4个半军,1个骑兵师,柯尼斯堡的卫戍部队和一些地方部队,人数只有俄军的一半。小毛奇给第8集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