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湿地系统植物配置
刍议湿地系统植物配置
摘 要: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构建中,植物景观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园林要素,要根据湿地的立地条件,以植物生态习性为基础,以满足湿地环境的各种功能和审美要求,创造出具有地方风格、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
关键词:湿地系统; 植物配置; 原则; 模式
厦门是座滨海城市,湿地资源比较丰富,包括红树林、滩涂湿地、沙滩、岛屿、浅海水域等类型。?2007年,由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等单位联合编制的《厦门湿地资源调查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根据研究结果,厦门湿地面积约385km2,占全市面积(含海域)的20.2%[1]。
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和园博苑的成功建设不仅要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还增强了观赏性,为后期湿地规划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结合笔者实践,刍议湿地公园中植物配置。
1 湿地系统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巨大的观赏价值。在规划时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基础,尽量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以保护、修复为主,重构为辅,营造一个绿色原生态的湿地系统。
2 湿地系统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要从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出发,因地制宜的选配植物。
2.1 根据土壤环境条件的不同选择植物品种 如土壤养分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可栽种喜肥的植物,而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的则多选择那些耐贫瘠的植物;又如静水环境下选择浮叶植物,而流水环境下选择挺水植物。
2.2 根据地域环境的不同选择植物品种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坚持以乡土植物品种为主。而对于一些新奇的外来植物品种,在配置前,应该参考该品种在本地区或附近地区的生长表现进行确定,防止盲目引进。
2.3 根据水位深度的不周选择植物品种 湿地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不同的植物品种在生长中对水位的的深度要求也不相同。在确定选用植物时,我们应把握 “栽种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没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叶”和“一片新叶或一个新稍的出水时间不能超过4天”这两个基本原则。这里说的出水时间是新叶或新稍从显芽到叶片完全长出水面的时间,尤其是在透明度低,水质较肥的环境里更应该注意。
2.4 根据栽植季节的不同选择植物品种 在选用植物进行配置时,应该先确定计划栽种的时间范围,再根据此时间范围并结合植物的生长特性来进行科学选用。
要从园林构图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植物的多样性进行合理搭配,并通过植物的季相与生命周期的变化,在视觉上形成相互衬托、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而且与水体污染物的处理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主要是通过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从而完善植物群落来实现。
要从保护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科学处理好植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个体、群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一种植物在湿地环境中的作用,维持或创造各种持久、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造就和谐优美、平衡发展的湿地生态系统,并达到融游赏娱乐于一体的目的[2]。 毕业论文
3 湿地系统中常用的植物品种
园林湿地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含水生植物和滨水植物。我国土地辽阔,河湖众多,园林湿地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记载,我国仅水生植物有60余科,近150属,达300多种,约占世界水生观赏植物的15%。园林湿地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还能监测与控制大气和水体污染,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3]。在厦门常用的植物品种有:1)乔灌木及地被植物。木麻黄、蒲葵、垂柳、旱柳、乌桕、苦楝、梨属、白蜡属、香樟、棕榈、无患子、蔷薇、紫藤、云南黄素馨、夹竹桃、榕树、石竹等。2)水生植物。水葫芦、浮萍、睡莲、荷花、马蹄莲、荸荠、芋、泽泻、芦苇、鸢尾、茭草、水烛、菖蒲、黄菖蒲、金鱼草、水竹、水蓼、水葱、金鱼藻、芡实、千屈菜、花菖蒲等。3)草坪草。冷季型的早熟禾、黑麦、剪股颖,暖季型的狗牙根、地毯草、马蹄金等。
4 湿地系统中常用的植物配置模式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湿地系统植物的配置已形成了较稳定的模式,主要如下:1)深水区。主要从生态角度出发,采取沉水植物+部分漂浮植物的模式。2)浅水区。主要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采用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的模式。3)滨水区。多用线性叶为主的禾本科植物和再力花等部分挺水植物进行片植、丛植或散植于水边,形成倒影,增强理趣。4)沼泽区。该区主要有沼生、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群落。一是以树阵的模式种植池杉、水杉等高大的湿生乔木;二是片植芦苇等沼生植物;三是采用乔木+沼生植物+挺水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