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时域特性
§4.7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 一.序言 二.H(s)零、极点与h(t)波形特征的对应 2.H(s)极点分布与原函数的对应关系 一阶极点 二阶极点 暂态响应和稳态响应 例4-7-2,教材习题2-6(1)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稳态响应/暂态响应,自由响应/强迫响应 * * 序言 H(s)零、极点与h(t)波形特征 H(s) 、E(s)的极点分布与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特性的对应 冲激响应h(t)与系统函数H(s) 从时域和变换域两方面表征了同一系统的本性。 在s域分析中,借助系统函数在s平面零点与极点分布的研究,可以简明、直观地给出系统响应的许多规律。系统的时域、频域特性集中地以其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表现出来。 主要优点: 1.可以预言系统的时域特性; 2.便于划分系统的各个分量 (自由/强迫,瞬态/稳态); 3.可以用来说明系统的正弦稳态特性。 在s平面上,画出H(s)的零极点图: 极点:用×表示,零点:用○表示 1.系统函数的零、极点 例4-7-1 极点: 零点: 画出零极点图: 几种典型情况 当 ,极点在左半平面,衰减振荡 当 ,极点在右半平面,增幅振荡 有实际物理意义的物理系统都是因果系统,即随 , 这表明的极点位于左半平面,由此可知,收敛域包括虚轴, 均存在,两者可通用,只需 将即可。 三.H(s)、E(s)的极点分布与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特性的对应 激励: 系统函数: 响应: 自由响应分量 +强制响应分量 几点认识 自由响应的极点只由系统本身的特性所决定,与激励函数的形式无关,然而系数 都有关。 响应函数r(t)由两部分组成: 系统函数的极点?自由响应分量; 激励函数的极点?强迫响应分量。 定义系统行列式(特征方程)的根为系统的固有频率 (或称“自然频率”、“自由频率”)。 H(s)的极点都是系统的固有频率; H(s)零、极点相消时,某些固有频率将丢失。 瞬态响应:是指激励信号接入以后,完全响应中瞬时出现 的有关成分,随着t增大,将消失。 稳态响应=完全响应-瞬态响应 左半平面的极点产生的函数项和瞬态响应对应。 给定系统微分方程 试分别求它们的完全响应,并指出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自由响应,强迫响应各分量,暂态响应分量和稳态响应分量。 解: 方程两端取拉氏变换 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童军教案.DOC
- 童话寓言.PPT
- 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cloudfrontnet.PPT
- 笛卡尔第三沉思的形而上怀疑的怀疑对象-清华大学哲学系.PDF
- 符号动力系统与编码导论-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PDF
- 符号关系式在测定含重原子晶体桔构中的应用.PDF
- 竞争取向关系—群体生态学理论观点-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PPT
- 竹醋液馏分抑菌性能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PDF
- 符号定义伪指令伪指令语句.PPT
- 符号学视角下的品牌构建与推广-重庆理工大学学报.PDF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点的坐标特征.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5讲7.1.1条件概率(学生版+解析).doc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9讲8.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8.1.1变量的相关关系+8.1.2样本相关系数)(学生版+解析).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01讲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学生版+教师版).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1课时 代入消元法.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3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第2课时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