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详说老子诞生地之疑
考鹿邑“太清宫景区”、详说其地“老子诞生地”之疑
作者:顾宗正
------------------------------------------------------------------------------------
唐·弘道元年,高宗(李治)令天下诸州置道士观,上州三所,中州两所,下州一所(见《道臧》载 唐·广成先生 杜光庭述《道德真宗广圣意》卷之二《释老君圣唐册号》),今安徽亳州时为天下州府“十望”,置观三所,鹿邑“太清宫景区”,也是建于亳州老子诞生、布道、宏法区域内的三大道观之一,时亦名“老子祠”、“玄元庙”,东距“谯县故城(今亳州城)北“曲濄间”老子诞生地的“太清宫”45华里。原本也是天宝二年(743年)正月丙辰唐玄宗(李隆基)诏改名为“紫极宫”的天下诸州“太上玄元皇帝庙”之列。其为“老子诞生地”之误,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
众所周知,老子与道教信仰,早于东汉,而祭祀老子始于东汉·桓帝,祭祀的地方,是在老子的诞生地陈国苦县(治所在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安溜镇)厉乡曲仁里由东汉·桓帝(刘志)所建的“老子祠”,按照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中的记载已考证清楚,其具体位置在“谯县故城”——今安徽省亳州城北涡河北岸的三圣庙街区。
而以“老子诞生地”自居的鹿邑“太清宫景区”,我们从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中也已考证清楚,今鹿邑“太清宫景区”时称“武平县广乡城”,位置处于“谷水”入“涡河”的“两河口”以西,和隋 开皇十八年改名鹿邑的原“武平故城”同在涡河南岸,与楚时属“苦县”管辖的老子诞生地的谯县故城北“涡河”北岸的“老子庙”、“李母冢”相距45华里,在郦道元《水经注》成书的北魏时期以前,没有一点与老子相关联的“祠、庙、宫、观”旧址遗迹的记载。
那么,鹿邑“太清宫景区”被鹿邑方面宣传为“老子诞生地”,是怎样一回事呢?
李唐王朝,高祖(李渊)以老子为远祖,道教走向正统国教地位,亳州城北“老子祠”成为道教祖庭,后来,太宗(李世民)又对其进行维修,新、旧《唐书》均称其为“亳州·濑乡·老子庙”;
乾封元年(666年)高宗(李治)如亳州,祠老子,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祖祠,庙置令、丞。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令天下诸州置道士观,上州三所,中州两所,下州一所。亳州为上州,鹿邑属亳州下辖5县之一,其境内的道观,时名称“老子庙”。次年,中、睿更替,武后篡唐,改元光宅(684年)举国崇佛,诸州道教宫观势微,其亦名不见经传。
时至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诏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一时间,举国效效,“州”、“郡”、“县”、“乡”,遍地开花,至今全国有史可查的、渊源以远可以追溯到李唐时期祭拜圣人老子的“祠”、“ 庙”、“观”、“宫”,仍达一百多处,仅“涡河”流域不到一百公里就有六处(鹿邑两处、亳州两处、涡阳两处),而当时“谯县故城”(今亳州)北的“老子祠”和其他祭拜圣人老子的“祠”、“ 庙”、“观”、“宫”一样,都称“玄元皇帝庙”, 时属亳州管辖5县之一的鹿邑,其境内的道观,名亦称“玄元皇帝庙”。
随着老子与道教信仰的普及,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丙申,玄宗(李隆基)改亳州为谯郡,升“玄元皇帝”老子入于上圣,又命亳州“先天太后圣母庙”及“太上玄元皇帝庙”各置令一人;九月,玄宗(李隆基)又诏天下诸州及两京“玄元庙”改为“太上玄元庙”,鹿邑境内的道观亦名“太上玄元庙”。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正月丙辰,玄宗(李隆基)加老子“玄元皇帝”尊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三月壬子,玄宗(李隆基)为独显朝廷的尊贵,又诏西京(今西安)“太上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今洛阳)“太上玄元庙”为“太微宫”,天下诸州“太上玄元庙”均改名为“紫极宫”,鹿邑境内的道观亦名“紫极宫”。九月,玄宗为突出老子诞生地“苦县”“老子祠”在天下各地众多的“太上玄元庙”中特殊的道教祖庭的地位,特诏楚“苦县”—— 今亳州城北涡河北岸时属唐谯郡真源县“紫极宫”宜准西京(今西安)为“太清宫”,并同时将“先天太后圣母祠”改称为“洞霄宫”。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玄宗拜谒亳州“太清宫”,尊老子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问题,就是今亳州城北涡河北岸老子诞生地汉·苦县“老子祠”,在天下众多祭拜老子的宫观中区别出来了,与皇城国都西京(今西安)“太上玄元庙”同称为“太清宫” (见新、旧唐书)。
至此,我们也明白了一个问题,就是本文中楚时属“苦县”管辖的今亳州城北老子诞生地涡河北岸的“太清宫”,是唐朝诸州中唯一与皇城国都西京(今西安)“太清宫”同名相称的道教宫观。
而今鹿邑“太清宫景区” 的道观在当时与天下诸州的道教宫观“太上玄元庙”一样均改称为“紫极宫”,直至清·康熙年间的《鹿邑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