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辅导主任场次压缩过-屏东性别平等教育资源网
* 五、未成年學生懷孕事件相關法規-- 優生保健法 民法1072條-1083條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15條-22條(收出 養) 性別平等教育法 性別平等教育法實施細則 學生懷孕事件輔導與處理要點 學校輔導及處理學生懷孕事件注意事項 學生懷孕事件輔導與處理流程 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 優生保健法第九條第一項第五、六款 懷孕婦女經診斷或證明有下列情事之 一,得依其自願,施行人工流產: 五、因被強制性交、誘姦或與依法不得結婚者相姦而受孕者。 六、因懷孕或生產,將影響其心理 健康或家庭生活者。 優生保健法第九條第二項 未婚之未成年人或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人 ,依前項規定施行人工流產,應得法定代理人 或輔助人之同意。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十四條之一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 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1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100.06.22修正公布 為第十四條之一)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 校內外資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 ,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 輔導。 叮嚀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四條之一、第十六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第十四條 學生缺課除因公假、病假、產前假、娩假 、流產假、育嬰假、生理假、喪假或其他特殊 事故,經學校核准給假外,其缺課節數達該科 目全學期教學總節數三分之一者,該科目成績 以零分計算。 學生缺課致影響課業時,學校應視其情形 給予個別輔導。 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修正總說明第六條 為落實性別平等、幫助懷孕或育有子女之 學生完成學業,爰增列因產前假、娩假、流產 假、育嬰假、生理假及喪假,致缺課節數達該 科目全學期教學總節數三分之一者,不以零分 計算之規定。 六、未成年學生懷孕的預防與輔導策略-- 一、落實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實施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 發揮潛能,不得因性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 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 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 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 量方式。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 關課程,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 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二、積極維護學生的受教權 教育部關心重視懷孕學生的受教權益問題,而未婚懷孕學生的心理情緒問題更需要極力重視,因此教育部實施以下方案: 1.學生懷孕事件輔導與處理要點 2.學校輔導及處理學生懷孕事件注意事 3.學生懷孕事件輔導與處理流程 學生懷孕事件輔導與處理要點 一.本要點適用對象包括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 關、公私立各級學校及學生。 二.針對懷孕、曾懷孕(墮胎、流產或出養) 與育有子女之學生學校應主動積極協助。 三.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事件之處理。 未成年學生發生懷孕事件時,學校應即成 立處理小組,由校長擔任召集人, 並指派學生輔導專責單位設立 單一處理窗口。 四.學校應實施相關議題之課程或活動,培養學 生健康安全之態度與行為,並教導師生、家 長對懷孕及育有子女之學生採取接納、關懷 之態度,以積極保障其之受教權。 五.學校不得以學生懷孕或育有子女為由,做出 不當之處分,或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要求 學生休學、轉學、退學或請長假。 六.學校應主動依學籍及成績考查或評量等相 關規定,採取彈性措施,協助懷孕或育有 子女學生完成學業。 七.學校應整合資源提供多元適性教育 (一) 補救教學 (二)?因懷孕所產生之需求 (三) 生涯規劃 八.學校應改善校園相關硬體設施,提供懷孕 或育有子女之學生友善安全之學習環境。 九.學校應於相關教育活動或研習,納入學生 懷孕事件預防、處理及加強專業知能等相 關議題之宣導、訓練。 十.處理懷孕學生事件時,應建立完整個案導 紀錄,並謹守專業倫理,尊重懷孕 或育有子女學生之隱私權。 十一.學校知悉學生有懷孕之情事時,其內容 如屬依兒少福利法、兒性交易防制條例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家暴防治法或其 他相關法規規定應辦理通報者,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