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术期刊社
( )
2009年 12 月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26卷第 6 期
D ec. 2009 Jou 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 siness U n 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6 NO. 6
do i: 12. 3969 / j. issn. 1672 0598. 2009. 06. 008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
王振杰 ,陶士贵
(南京师范大学 商学院 ,南京 2 10024)
[摘要 ]利用协整检验和 Granger Cau se检验 , 比较分析 1994 —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主要
传导渠道效应 ,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发挥作用 ,但信贷渠道起主要作用 ,利率途径 、汇
率途径只是作为辅助机制 、补充机制而存在 。进一步 ,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差异
的原因 ,并提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建议 。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协整检验 ; Granger Cau se检验
[中图分类号 ] F8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672 - 0598 (2009) 05 - 0045 - 06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轨期的新兴市场国 作用是放大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 ,在扩张性货币政
家而言 ,货币政策传导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 策时期会有一定影响 ,但在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两
注 。近年来 ,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基本上实现了由 种情况下几乎不起传导作用 。A riccia 和 Garibald i
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然而 ,货币政策并未 ( )
1998 通过实证分析 ,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有效完成预期 目标 ,并且在 1998 年转为间接调控 难以明显影响银行的贷款行为 ,信贷渠道的作用很
后进一步其效力弱化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 小 。Safaei和 Cam eron ( 2003) 利用结构 VAR 模型
归根结底是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 对加拿大 1956—1997年的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进行
传导渠道 。因此 ,本文旨在分析货币政策效力不显 计量研究 ,两个模型分别以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作
著的情况下 ,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效应及 为政策变量 ,检验结果均支持信贷在产出波动中扮
如何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 演了重 要 作 用 的观 点 。D e H aan ( 2003 ) 采 用
一 、文献综述 1990—1997年银行样本数据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 ) 在荷兰存在银行贷款渠道 ,货币紧缩对流动性和资
一 西方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
( ) 本规模有限的小银行具有更大的效应 ;另一方面 ,
R am ey 1993 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
因果检验对 1954 —199 1年美国宏观月度数据进行 货币政策通过信贷传导途径对企业产生的冲击要
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远比信贷渠道重要 ; 大于对家庭的冲击 。
( )
当引入广义货币供应量变动时 ,银行信贷波动对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