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天在哈尔滨齐红桥南岗通往道里的要道旁的中东铁路局附属医院出
我1914 年(民国3 年)夏天在哈尔滨齐红桥 (南岗通往道里的要道)旁的中
东铁路局附属医院出生。那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是我国东北三大名城之一(另两个是沈阳和大连),“哈尔
滨”三字是满族语,意思是“晒鱼网的地方”。当时的人口 250 万。此地从前是荒
凉的渔村,1898 年(清光绪24 年)清政府和帝俄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密约,俄取得
特权,在东北建筑由满洲里经哈尔滨到海参崴的 “中清铁路”(后改称 “中东铁
路”),哈尔滨遂成为铁路的重要交汇点,也是欧亚交通中心,正式成为商埠。
哈尔滨大体上分为三大部分:道里、道外、南岗。郊区有上号,顾乡屯、偏脸
子、马家沟、懒汉屯等。1917 年(民国 6 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成立了苏维埃
联邦,沙皇被推翻。大批俄国人逃亡到欧洲或我国东北,尤以哈尔滨为多,几乎占
哈尔滨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 “白俄”(“白俄”一词,来源可能是:苏共自称 “红
党”、“红军”,把帝俄时代的官员、地主、富商以及自由知识分子视为 “白”)多属
于上流社会,文化程度高,经济富足,生活优裕,在哈尔滨从事文化艺术的传播,
组织音乐、文学社团,成立绘画、戏剧机构,举办演奏、出版、展览。城里的学校、
书局、画廊、博物馆、教堂、商店、餐馆,从建筑到室内装潢完全欧化,尤其是道
里,街道及市容最是俄国化,有一条马路叫“中国大街”,全部用石块砌成,路灯
明亮,宽敞的人行道上有座椅,两旁大多是俄国人或欧洲人开的商店及餐馆。哈尔
滨得风气之先,最先接触欧洲的书籍、刊物、影片、唱片、美术、音乐、文学和歌
舞,成为中国最为欧化的城市之一。
哈尔滨被国人称为“东方小巴黎”,欧俄文化在城市里日益发扬光大,居民尤
其是知识份子受到程度不等的潜移默化。俄语成了中国人所学习的第一种外国语。
在这座华洋杂处,亦东亦西的都市,我生活了17 年,一直到1931 年初中毕业。
我出生后,父母为我取名 “聚聚”。后来父亲告诉我这个名字的寓意:他厌倦
了离乱的生活,希望有一个安定的家,夫妻子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事与愿
违,我们的家不但没有 “聚”,反而 “散”了,散得那么彻底,那么悲惨!
我这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是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几乎一无所知,就连同她的长相
模样都不复记忆了。她去世时我仅仅两岁半,弟弟复成刚刚出生。我身边曾经有过
一张父亲母亲和我合拍的照片,后来,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继占领东北后向
华北进犯,全国人民忍无可忍,奋起展开抗日战争。战乱期间,学校停课,各地学
生纷纷向大后方流亡,颠沛流离中,我遗失了这仅有的珍贵照片。
我只知道母亲娘家姓李,名字不详,出生于山东掖县平里店东路宿村。她是大
姐,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和父亲结婚后,到了哈尔滨,在那里大概住了三四
年,生了两个孩子。年纪轻轻一生就结束了,她故去时有多少岁?因何病而丧生?
我都不知道。那年代,从山东河北到关外(山海关)闯荡的人,假若在外死亡,灵
柩一定要运回老家安葬。就为了这,父亲辞去工作,安顿好两个失去母亲的孩子,
护送母亲的灵柩,离开哈尔滨,往山东老家掖县平里店朱由村。这是一段艰辛漫长
的路程,得先乘南满铁路的火车,自哈尔滨到辽东半岛尖端的商埠大连,在大连改
乘轮船,横渡渤海湾,到山东省烟台,再从烟台乘汽车沿烟潍公路(烟台到潍县)
到掖县平里店,下车后,换乘由马或骡子拉的大板车,走二十来里田埂小路,其间
经婴里村(宴婴故里),麻渠村(孙家世居),东路宿村(我外婆李家住地)和西路
宿村(复钧兄弟外婆王家住地),最后到朱由村。朱由村是濒临渤海莱州湾的一个
村庄,属鲁东掖县 (掖县是军阀张宗昌的家乡,因他的胡作非为而闻名全国),大
概有三百多户人家,多半姓张。这里的居民忠厚、朴实、勤俭、乐天知命。据说我
家祖先是明朝张献忠在四川大屠杀时,逃离成都,几经播迁,终于定居鲁东,到底
有几代在山东掖县居住?我也不清楚,只知道我祖父张吉亨早年丧偶,膝下只有我
父亲张日高 (字升三)和一个叔叔(不知道名字),世世代代以种田为生。
张孙两家的老人们,大约在清朝光绪廿二年即西历 1898 年前后从原籍鲁东,
随着一批批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背着简单的行李,不顾清廷禁令,千里跋涉,私自
出关 (山海关),赤手空拳地到地大物博,人口稀少的东北闯天下。那个时候的东
北,是俄国和日本争吃的肥肉。俄国借口代我向日本索还辽东半岛,要求酬谢,获
得了在东北筑铁路的权利,并且租借辽东半岛的旅顺和大连。俄人在 1898 年,以
哈尔滨为起点,向东西国境及旅顺大连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含电极的智能指环、灌胶治具及其封装工艺.pdf VIP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带动画) 课件.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老年照护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pdf VIP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docx VIP
- 第一章 应急管理导论-2.ppt VIP
- 大连理工工程力学课件0.pdf VIP
- 大行距造林中杨树营养面积与大行距经济效益的研究.docx VIP
- 2025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