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合肥巢湖老年大学简报2017年第1期总第73期.doc

合肥巢湖老年大学简报2017年第1期总第73期.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肥巢湖老年大学简报2017年第1期总第73期

合肥市巢湖老年大学 简 报 第 1 期 (总第73期) 合肥市巢湖老年大学 2017年月日 目 录校 6、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书画摄影展 学校于11月14—18日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画摄影展。意在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不忘红军,不忘红军当年为民族解放大业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牺牲,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此次展览,展出作品153幅。作品主题鲜明,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教学成果。 展前,对参展作品进行了评审,29人获奖,学校给予了奖励。 7、继续做好校报出刊工作 全年出版校报8期,约250页,13万字,保证了常年按期发行和有关领导及兄弟老年大学的联系、交流。 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国办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及有关老年教育的方针政策,结合我校实际,加强教学研究,提升管理水平,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推动学校发展。 (校宣) ●老师风采 我 四年 ●校园生活 赞太极拳进社区 刘 良 午 11月5 ●学习园地 管 蔡 光 成 中国 深秋滨湖一日游 王 廼 贵 11 沁园春·老来乐 孙 志 民 放眼神州,无限风光,美不胜收。望三山五岳,重峦叠翠,九州四海,碧水悠悠。江左园林,维扬月色,如画黄龙九寨沟。曾记否,赴滇池会友,醉卧兰舟。 一别几度春秋,忆往昔,携友共畅游。赏三峡大坝,湖添山色;长桥跨海,浪吻沙鸥。大漠风沙,江南烟柳,处处潇洒任我走。夕阳好,有盛世相伴,乐在心头。 诗 二 首 崔 宏 琪 怀念周总理 十里长街百万民,这寒风敬立送忠魂。 无儿无女无财产,中外古今有风人。 两 会 春 风 江山一统毛泽东,开放改革小平功。 华夏国强民富实,群英两会沐春风。 “两会”召开有感 杨 福 林 (一) 明媚春光聚俊贤,建言献策庶民牵。 创新强国增龙力,铸就辉煌双百年。 (二) 金鸡齐唱跨新年,奋进团结干劲添。 依法兴邦全瓯固,五星红旗度永驰前。 八 二 抒 怀 杖朝晋二上诗坛,红火年华比蜜甜。 情结诗凝庸雅聚,淡泊明志养天年。 八 十 抒 怀 李 鹏 业 吾少年失父,青年丧母,文革“下放”十年, 中年连失二子,老年结发先去,一生坎坷。 白发银丝序八十,一生坎磨难多。 苦苦挣扎终度过,风雨过后夕阳红。 国家昌盛民获福,养老无虑生活丰。 感谢众亲常相望,孤而不寂余年欢。 诗 二 首 方 林 波 新 年 寄 情 韶光逝去报新年,岁月掀开又一篇。 六十匆匆犹在目,半生淡淡似流泉。 心随丽日云涛里,意与晨星碧海天。 问讯亲朋体康健,千家好梦几回圆。 无 题 满城灯心夜阑珊,望处凭楼眼底宽。 咫尺长空疑宙汉,分明星半在身端。 如今禹旬风光好,更喜家山百姓欢。 虽是夕阳追远梦,烛光一缕照宫寒。 金 鸡 点 赞 夏 清 洁 勤劳觅食存仁义,武爪文冠酉将军。 奉谢农家待客乐,司晨守信德之禽。 鸡 年 有 感 潘 宗 湘 二零一七是鸡年,母亲生我好时辰。 一九三三娘生我,正是六月天高温。 气温高热难为人,吃尽苦头也甘心。 我在潘家是长子,胜似鲤鱼跳龙门。 金鸡报晓受感动,鸡年吉祥万马奔。 八十五岁已来临,不能忘记生母恩。 春游天堂寨 严 德 贵 皖西胜迹天堂寨,吴楚东南第一山。 层峦叠嶂葱郁色,参差五瀑落人间。 注:“五瀑”,九影瀑、情从瀑、泻玉瀑、淑女瀑、银弓瀑。 春 归 张 宏 富 春归巢湖水漪涟,数点渔帆正启航。 五牛三龟游人织,银屏牡丹欲展颜。 咏 砖 李 良 梓 方方正正质坚硬,棱角分明秉性真。 甘愿抛身来引玉,岂为奸佞乱敲门。 长城万里御敌寇,高楼千幢乐居民。 炉火锻烧浑不怕,誓为黎民献爱心 苏幕遮·打虎灭蝇顺民意 张 明 高 打苍蝇,除虎患。决策英明,百姓声声赞。利剑钢刀齐奋战。污吏贪官,个个成囚犯。 做清官,需铁面。执法为公,党纪条条鉴,日日粗茶和淡饭。永葆清廉,民众心愿。 ●巢湖史话 俞府村的来历 范 锦 章 俞府村在巢城北郊。东南隔巢柘路和安医大巢湖附院(原四康)相望,西北过铁路即皖维尼纶厂西生活区,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上千人口的大村落,村民多姓俞。屋舍俨然,街巷深深,多二层三层小楼,和当今一般农村一样极为普通。但是在几百年前,它却是由皇帝敕赐兴建王侯府第,称为俞府。可是皇帝为什么要敕赐在今天俞府村地基上建俞府呢?这就要上溯六七百年前,从俞府村的老祖宗说起。 一 俞氏的先人为崇古族,原是一等公民,后沦落风尘。著籍凤阳临淮(今凤阳临淮)。元 年,黄淮连续决堤,灾民四处流浪。俞氏家乡也遭水患,俞府村一世祖俞廷玉拖家带口逃荒来到巢县定居下来。原老家临淮,濒临淮河南岸,俞家以打渔为生,现迁居的巢县,有八百里巢湖,是鱼米之乡,所以又重操旧业,仍以打渔为生。俞氏先人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