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何时不再漂荡vs我们请你留下来——社会转型期城居民对农民工.doc

何时不再漂荡vs我们请你留下来——社会转型期城居民对农民工.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何时不再漂荡vs我们请你留下来——社会转型期城居民对农民工

“何时不再漂荡”VS“我们请你留下来” ——社会转型期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社会环境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刘 钰 引 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中国农民经历了一次巨大的人身解放,同时也使得波澜壮阔的农民工潮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根据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的数字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数量每年以600—800万人的速度递增。同时,来自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 北京农民工呈现的居住与发展特点有:第一,空间分布呈现从旧城区向郊区县扩散态势,且具有小聚居特点(李永浮,2006)。根据段成荣(2007)年的研究表明,北京市流动人口正发生重要的结构性为化,家庭化趋势明显。第三,在2007年获选的10个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中,以北京和青岛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打工带,主要集中了山东、山西、河北、天津四地农民工,其区域的特点是打工环境与老家比较相似,同时都市形象也是吸引农民工的主要原因(青岛日报,2007)。第四:北京的经济发展优势以及地缘关系、亲友网络是流动人口来到北京的重要原因。 本次北京调研工作共开展了2周,累积完成问卷数量110份,深入访谈12位,涉及海淀、宣武、朝阳、崇文、昌平等五区。城市居民职业分布较为零散,年龄段跨度大,收入分配情况以中等稳定收入群体为主。 3.2天津市 天津作为一座海港城市,看惯了人来人往,看惯落户与迁移,多民族融合的习俗由来已久;天津作为一座从河北省划分出来的直辖市以及经历平津战役洗理过的特大型城市,许多人三代以上都不是本地人——河北人、山西人、山东人……却在这里安家生根。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建设需求和发展机遇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天津,寻找工作机会,甚至落户安家。2009年起,天津外环地区逐步实行购房蓝印户口政策,引吸了更多的外来人口走进天津。截止到2009年,天津共有外来人口250万人,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次调查涉及河北区、北辰区、和平区以及红桥区等四区,并利用人际优势选取了“经济适用房小区”、“老干部聚集社区”、“老宅区”以及“新型商品房小区”等四个类型的社区进行走访。共完成问卷98份,深入访谈10位,焦点小组访谈2组。 3.2威海市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的北部地区,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6.32万元,排山东省内第3。为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威海,威海针对流动人口的政策措施相对宽松,即正式工作上班日起均可获得户籍并缴纳社会保险。威海市完成问卷90余份,主要调查地点集中于大型公园和高校附近。由于每天注意清点问卷,相对人口年龄和收入把握度较好,尽量避免了相似群体高度集中的现象出现。 四、调查发现与结果分析 4.1从“官方数字”背后看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隔离现状 在与北京人访谈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是一串串数字列举和国家对流动人口问题政策的变迁: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北京的流动人口数量、北京市土地面积以及对曾经户籍管理制度与现行制度的对比。仿佛每一位被访者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他们可以随口举出相应案例,可以用数字告诉你北京的过度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趋势。 【案例1】调查问卷C01题中,“您是否认为,北京应该存在这么多数量的农民工?”相当一部分北京人都选择A选项,即:否,农民工不应该有那么多到北京打工,数量应该减少。而且无论是大学研究太阳能的教授、中年下岗女工还是年青的公司白领,在回答完成后,都会加一句:官方数字显示,北京常住人口有1600万,估计外地人是数量是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呢。 由案例1可以看出,北京人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关注度极高但又不同于天津和威海的城市居民通过发生在周边的事件进行分析,反而更喜欢用官方数字或新闻报道中的事实证明。笔者认为:皇城根下的城市居民有着天然的优越性,无论是对外来务工人员还是农民工,均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北京人大多数有关农民工的信息是通过新闻媒体以及口耳相传方式进行传播,所以既存在新闻媒体针对农民工报道的片面性与负面信息的突出性,也无法避免口耳相传所带来的事件被主观夸张。所以“挤占资源”、“抢占工作机会”、“影响市容”等一系列负面印象影响着北京人与农民工的交往。在访谈中,他们没有与农民工发生纠纷的原因甚至是“不屑于与农民工打交道”。所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非常少且有限,只能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举例。 4.2从“特殊称呼”背后看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评价与认识 “南蛮子”、“老墰儿(tan) ”还有“农民工/民工”……这些称呼在天津本地均属于一个群体就是外来务工的流动农民工群体。 【案例2】一位老人告诉访谈员,早在九十年代初,最早的一批来到天津的下海经商者来自浙江省温州市,在天津甚至专门有一座“温州城”,提供给当时进驻天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