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史第十讲19世纪的几何与分析ii
圆明园遗址 19世纪的中国数学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 19世纪的中国数学 中国传统数学 历史存在与文化影响 中国现代数学 另起炉灶与学习西方 “五四”运动(1919) 19世纪的中国数学 周 秦 汉 魏 唐 宋 元 明 清 (前221-前206) (220-265) (618-907) (960-1279)(1279-1368)(1368-1644) (1644-1911) 初期 形成体系 稳步发展 兴盛期 衰落期 西方数学传入 -206 220 907 1303 1582 1911 中算之进程 19世纪的主要数学家 庞加莱、克莱因、希尔伯特,是在19和20世纪数学交界线上高耸着的三个巨大身影,反射着19世纪数学的光辉,同时照耀着通往20世纪数学的道路。 第十讲思考题 1、从柯瓦列夫斯卡娅的数学道路谈数学中的性别歧视。 2、如何理解19世纪的数学是“函数论的世纪”? 3、近、现代数学的分界线从何算起?谈谈您的想法。 4、试分析19世纪世界数学中心的转移。 5、19世纪末中日数学之比较。 * 第十讲19世纪的几何与分析II 分析的拓展 19世纪的中国数学 分析的拓展 复变函数论 解析数论 微分方程 复变函数论 1782-1812年拉普拉斯(法, 1749-1827), 1815年泊松(法, 1781-1840)讨论了复函数的积分 泊松 复函数的偏导数与积分性质 1752年和1777年获得了达朗贝尔-欧拉条件(柯西-黎曼条件) 奠基人 柯西(法, 1789-1857) 黎曼(德, 1826-1866) 魏尔斯特拉斯(德, 1815-1897) 柯西(法, 1789-1857 ): 建立复变函数的微分和积分理论 复变函数论 1814年, 1825年的论文详细讨论了复函数的积分《关于积分限为虚数的定积分的报告》, 建立了柯西积分定理 1826年提出留数概念 1846年发现积分与路径无关定理 1831年获得柯西积分公式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 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 1799-1815年拿破仑当政 1814-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1848年七月王朝 1848年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2-1870年第二帝国 复变函数论 柯西, 一个复杂的人:多产的科学家、忠诚的保王党人、不出色的教师 父亲支持拿破仑, 与拉普拉斯、拉格朗日交往颇多 1805年进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学习工程, 1810-1815参加拿破仑工程建设 1816年法国科学院院士、综合工科学校教授,1821年巴黎大学教授 1821-1829年出版三部微积分重要著作, 成为数学分析严格化的开拓者和复变函数论的奠基人 1830-1838年离开法国: 到瑞士, 1831年在都灵, 1833年在布拉格 1849年任巴黎理学院数学天文教授, 1853-1857年任法兰西学院数学教授 发表论文800多篇,全集28卷 柯西(法, 1989 ) 黎曼(德, 1826-1866) : 黎曼面 复变函数论 1851年博士论文《单复变函数一般理论基础》 黎曼映射定理:存在唯一解析函数将单连通区域D双方单值保形映射为单位圆 阿尔福斯(芬-美,1907-1996年):这篇论文不仅包含了现代复变函数论主要部分的萌芽,而且开启了拓扑学的系统研究,革新了代数几何,并为黎曼自己的微分几何研究铺平了道路。 魏尔斯特拉斯(德, 1815-1897) 19世纪40年代建立了幂级数基础上的解析函数理论 解析开拓 占据主导地位,三者统一 复变函数论 克莱因(德,1849-1925年):“黎曼具有非凡的直观能力,他的理解天才胜过所有同代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主要是一位逻辑学者,他缓慢地、系统地逐步前进。在他工作的分支中,他力图达到确定的形式。” 解析数论 1837年狄里克雷(德, 1805-1859)解决素数问题 1859年黎曼(德, 1826-1866)《论不超过一个给定值的素数个数》: π(x)与ζ(s) 1896年阿达玛(法, 1865-1963)和瓦莱?普桑(比利时, 1866-1962)证明了素数定理π(x)~x/lnx 1737年欧拉恒等式: 解析数论 解析数论 阿达玛(法, 1865-1963) 瓦莱?普桑(比利时, 1866-1962) 黎曼猜想(1859) 解析数论 素数分布的研究推向壮丽巅峰为数学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