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香味的玫瑰》八一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惜  别  之  泪 夏夜纳凉,微风拂面,一阵惬意之感。于是,我忽前忽后, 忽东忽西地沉思起来。 前年夏天我休假,到农村老家探望年逾古稀的母亲。母子 多年 不见 ,忽又 重逢 ,自然 倍觉亲热 。我总想:“难得机会 尽 点 孝 心 ”。所 以在家 天 ,与母亲朝夕相处 ,形影不离,亲手为她 端饭 ,穿衣 ,叠被褥 。母亲也 问这 问那 ,生怕我 出门在外受 了什 么委屈 。 无奈 ,我 公务在身 ,不可在家久居 。临别 时,母子相互注视 了片刻 ,尔后各 自挥手 告别 。接着 ,母亲 目送我走 出家 门,我 回 头望着她那在风中飘散的白发,布满皱纹的面颊,瘦小而佝偻 的身躯 ,不禁心情凄楚 ,泪如 雨下 。见我如此难过 ,母亲也泪流 不止 。 这是惜别之泪。别而惜,则落泪。我想,大凡只有亲人才 会惜别,也才会落泪。不过又一想,也不尽然。在我们革命队 伍里,同事之 间,官兵之 间,不是也常见惜别之泪么 ? 比如,《人 民 日报》有幅照片:在石家庄火车站 ,结束军训 即将返校 的北大女学生 ,与石家庄陆军学院的区队长依依惜 别 。那 眼泪 ,那哭容,委 实动人 。《北京 日报 》还发新 闻说:“当 第 2 页 载着学生 的列车缓缓开 出石家庄站时,泪光盈盈 的大学生们 纷纷探出身子,拼命地 向送别的军人们挥手,军人们的泪水簌 簌而落 。”这泪,显然是惜别之泪 。 又如,《人 民日报》还有幅照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 军垦农场党委书记许明杰,在该场工作六个年头,使全场粮食 连年增产,人均收入增加五倍多;去年该场还成为全 国民族团 结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被评为全 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当他因 工作需要调离该场时,近百名各族干部、群众 自动赶来送行, 他与大家紧紧拥抱,难舍难分。他在挥泪,大家也在挥泪。这 泪,显然也是惜别之泪。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有的人,在离开一个单位 时,并未见他和大家落下惜别之泪。听说,去年有个单位领导 调离时,对他的欢送会开成了控诉会,气氛相当尴尬,他只好 悄悄 溜之 乎也 。也难怪 ,他 在位 几年 ,没有政 绩 ,只有 劣迹 。他 不体 察群 众疾 苦 ,不解 决实 际 问题 ,却 一 味利 用人、财、物、权 忙活他 的“自我设计 ”。这样 的领 导 ,群众对他没有感情 ,早 盼 他“卷铺盖卷儿 ”了。所 以一旦要离别 ,领导与群众 只能是别而 不惜,根本不会落什么眼泪。 前后对照,我似乎悟出一个道理:惜别之泪,不会轻易而 落 。只有彼此是亲人 ,或彼此有“亲人 ”之 感 ,相别 时才 会落 下 惜别之泪。由此我想,衡量一个人联系群众的程度如何,人们 心中自有诸多标准,但他离开那个单位时,会不会与群众共落 惜别之泪,是会被群众特别看重并深深铭记的。 夜深人静,水塘里一声蛙叫,惊断我的思路。我如梦初醒, 却又生发一个小念头:本人大小也身居一官半职,不知有朝一 日我要离开现单位时,能与同志们共落惜别之泪否? 第 3 页 “三把火”别议 “新官上任三把火”历来是被人们作为贬义词用的。虽然 时代变 了,如今 的官早 已变成带 引号 的“官 ”。但人们 的习惯看 法仍未完全打消,例如,某 同志刚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工作 颇有些雄心和建树 ,有人却 以猜疑 的 口气说:“哼 ,还不是 ‘新 官上任三把火 ’!”而有些新“官 ”呢,因为怕犯“忌 ”,干脆也就 不去放这“三 把火 ”了。其 实 ,仔细想 想 ,把“新 官上任 三把 火 ” 这句话,完全说成是贬义词,不太公正。 有“三把火 ”总 比没有“三把火 ”好 。范仲淹在 《岳 阳楼记》 中提到的那个滕子京,贬官到巴陵,本可 以忘情于山水,悄然 以终 。但他却“不 以物喜 ,不 以己悲 ”,不忘上任后 的“三把火 ”。 于是“越 明年 ,政通人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