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集锦(十一画)》标准制度规范.pdfVIP

《成语故事集锦(十一画)》标准制度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十一画 【 掩耳盗铃 】 2 【 推心置腹 】 3 【 黄粱一梦 】 4 【 雪中送炭 】 5 【 悬梁刺股 】 6 【 趾高气扬 】 7 【 矫枉过正 】 8 【 偃旗息鼓 】 9 【 得过且过 】 10 【 得陇望蜀 】 11 【 庸人自扰 】 12 【 鹿死谁手 】 13 【 望洋兴叹 】 14 【 望梅止渴 】 15 【 断章取义 】 16 【 渐入佳境 】 17 【 涸泽而渔 】 18 【 惜墨如金 】 19 【 惊弓之鸟 】 20 【 寄人篱下 】 21 【 骑虎难下 】 22 yǎn ěr dàolíng yǎn ěr dàolíng [掩耳盗铃] [ 掩耳盗铃] 春秋末期,有一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偷东西。他发现范家门前挂着一口大钟,很精致,就 想把它偷走。但是, 这钟太重,他无法取下来背走。他想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一个办法:把 钟敲碎,然后一块一块地取走,那不是个很好的主意吗?于是,他找到了一个铁锤,朝着大 钟敲了一下。大钟一下子发出宏亮的声音。吓得盗贼赶紧在一边的墙角藏起来。过了一会儿, 没发现有什么人出来,他才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可是如何能偷走这口大钟呢? 他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一个十分“高明”的办法。那就是把自己的两个耳朵全都塞起来, 再去敲钟,岂不是听不到钟声了吗?他暗自庆幸,找来两块棉布将自己的耳朵掩好,开始去用 锤子敲那大钟。 谁知刚敲两下,院子里的人都跑了出来,还没等盗贼偷走大钟,范氏家人已把他团团围 住,抓了起来。 在我国古代,钟和铃都是乐器,所以这个“掩耳 盗钟”的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现 在的“掩耳盗铃”的成语。 讲给孩子的道理 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 人家的铃铛,岂不是自欺欺 人。别人都能看得出你在犯 傻,惟独自己不知道在做傻 事!所以我们学习科学知识, 目的就是为了懂道理、辨是 非,不具备这样的基础,肯定 会做傻事的! 【释词】 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 【释义】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近义】 / 自欺欺人 掩非饰过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