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同步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pptVIP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同步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同步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3)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使战后在英法等国中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4)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 (5)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 (6)希特勒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迷惑了英、法统治集团。 2.消极影响 (1)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增强了其实力。 (2)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3)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 (4)使得局部战争逐步升级为大战。 1.毛泽东曾指出:“这些阴谋家,在西班牙问题上,在中国问题 上,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材料主要批判的是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B.“坐山观虎斗”是指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C.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是因为受到法西斯的蒙蔽 D.“坐山观虎斗”的结果是使局部战争逐渐走向全面战争 .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解读及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坐山观虎斗”实是指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其真正目的是“祸水东引”并非被法西斯蒙蔽。 答案:C 二、苏联从反法西斯到“中立自保” 1.二战前,苏联联合其他国家为反对法西斯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1)提供巨大援助,支持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与英、法等国谈判构筑集体安全,但因英、法与苏联的分歧而没有成功。 2.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成为苏联由反法西斯到实行中立自保政策的标志 (1)原因: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警惕出现新的慕尼黑勾结;同英法谈判成功无望;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2)评价:条约的签订既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可能,又使苏联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国的攻击,赢得了备战时间。条约的签订也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苏德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是可耻的,也是错误的。 2.1938年5月,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 原因是 (  ) A.苏联向德国法西斯妥协 B.苏联出于自身的国家安全考虑 C.苏联要遏制大战的爆发 D.苏联欲借德国的力量打击英法 解析:慕尼黑协定使苏联集体安全的努力归于失败,苏联对 英法更加不信任,出于自身的国家安全考虑,与德国签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答案:B 高频考点 考查英国绥靖政策的内容及影响 [示例] (2011·山东高考)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解析] 第(1)问,实际考查英国绥靖政策的内容以及影响,绥靖政策的实施既不是英国的“好心肠”,也不是“安全的”方法,其实施是站在英国的立场上,结果是纵容了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第(2)问,丘吉尔的回忆录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性,是站在英国的角度看二战的,要注意历史事件的客观性。 [答案] (1)不是“好心肠”:英国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不是“安全的”办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 (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 图文探究 欧洲集体安全的落空 探究 目的 (1)知识层面:考查英、法、苏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主张及失败的原因 (2)能力层面: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及论证问题的能力 [探究示例] 材料一 1933年12月,苏联拟定了一项关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苏联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国联;不反对在国联范围内缔结反对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同意让比、法、捷、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芬兰其中某几个国家参加这个协定,但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一旦遭到侵略国的军事进攻,各参加国应相互提供外交、道义和可能的物质援助。 材料二 1934年2月,法国也提出了一项建立欧洲集团安全体系的建议:对德国毁约扩军行动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