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微生物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中国试剂网
中国试剂网 3.10.2.13
工业微生物产生菌的分离筛选(3 )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离
经富集培养以后的样品,目的微生物得到增殖,占了优势,其他种类的微生物在
数量上相对减少,但并未死亡。富集后的培养液中仍然有多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
即使占了优势的一类微生物中,也并非纯种。例如同样一群以油脂为碳源的脂肪
酶产生菌,有的是细菌,有的是霉菌,有的是芽孢杆菌,有的不产芽孢,有的生
产能力强,有的生产能力弱等等。因此,经过富集培养后的样品,也需要进一步
通过分离纯化,把最需要的菌株直接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一、好气微生物的分离
分离的方法很多,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较为粗放,只能达到“菌落纯”,如稀释
涂布法,划线分离法,组织分离法等。前两种方法由于操作简便有效,工业生产
中应用较多。组织分离法则通常是从有病或特殊组织中分离菌株。另一类是较细
的单细胞或单孢子分离方法,可达到“菌株纯”或“细胞纯” 的水平。这类方法需采
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复杂的如显微操作装置,简单的可利用培养皿或凹玻片作分
离小室进行分离。下面对这几种分离纯化方法分别加以介绍。
(一) 稀释涂布法
把土壤样品以十倍的级差,用无菌水进行稀释,取一定量的某一稀释度的悬浮液,
涂抹于分离培养基的平板上,经过培养,长出单个菌落,挑取需要的菌落移到斜
面培养基上培养。土壤样品的稀释程度,要看样品中的含菌数多少,一般有机质
含量高的菜园土等,样品中含菌量大,稀释倍数高些,反之稀释倍数低些。采用
该方法,在平板培养基上得到单菌落的机会较大,特别适合于分离易蔓延的微生
物。
(二) 划线分离法
用接种环取部分样品或菌体,在事先已准备好的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当单个菌落
长出后,将菌落移入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后备用。该分离方法操作简便、快捷,
效果较好。
在样品含菌量较少或某种目的微生物不多的情况下,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方法可以
简化如下:第一种方法,取一支盛有3~5ml 无菌水的粗试管或小三角瓶,取混
匀的样品少许(0.5g 左右)放入其中,充分振荡分散,用灭菌滴管取一滴土壤悬
中国试剂网 3.10.2.13
液于琼脂平板上涂抹培养,或者用接种环接一环于平板上划线培养。这种方法不
需要菌落计数,比以上常规稀释法简便。第二种方法,取风干粉末状的土样少许
(几十毫克)直接洒在选择性分离培养基平板上或混入培养基中制成平板,置适
温培养一定时间,长出菌落。例如分离小单孢菌就可采用该方法,从河泥中取样,
风干研碎,取样品粉末20~50mg 直接加到天门冬酰胺培养基中,混合均匀制成
平板,培养后长出鱼卵状菌落。这种方法有时分离不够充分,可用划线法进一步
纯化。
(三)利用平皿的生化反应进行分离
这是一种利用特殊的分离培养基对大量混杂微生物进行初步分离的方法。分离培
养基是根据目的微生物特殊的生理特性或利用某些代谢产物生化反应来设计的。
通过观察微生物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或生化反应进行分离,可显著提高菌
株分离纯化的效率。
1.透明圈法
在平板培养基中加入溶解性较差的底物,使培养基混浊。能分解底物的微生物便
会在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圈的大小初步反应该菌株利用底物的能力。该法在分
离水解酶产生菌时采用较多,如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产生菌都会在
含有底物的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透明圈。在分离淀粉酶产生菌
时,培养基以淀粉为惟一碳源,待样品涂布到平板上,经过培养形成单个菌落后,
再用碘液浸涂,根据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的水解圈来区别产酶菌株。如要分离
该酸水解酶产生菌,可用双层平板法,首先在普通平板培养基上把悬浮液涂抹培
养,等长出菌落后覆盖一层营养琼脂,内含 3% 酵母 RNA ,0.7% 琼脂及
0.1mol/LEDTA,pH7.0 ,于42 ℃左右培养2~4h, 四周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即为核
酸分解酶产生菌。
在分离某种产生有机酸的菌株时,也通常采用透明圈法进行初筛。在选择性培养
基中加入碳酸钙,使平板成混状,将样品悬浮液涂抹到平板上进行培养,由于产
生菌能够把菌落周围的碳酸钙水解,形成清晰的透明圈,可以轻易地鉴别出来。
分离乳酸产生菌时,由于乳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碳
酸钙不仅有鉴别作用,还有酸中和作用。
2.变色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FET-77-47100-C-动车组检修ESCO联轴节检修作业指导书-—— 上海动车段三级修.pdf VIP
- 一种依托咪酯的合成方法.pdf VIP
- 胸痛中心创建现场核查各环节重点及迎检技巧.pdf VIP
- 药理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米)GB1354-.pdf
- 2010-2023历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英语试卷(解析版).docx VIP
- 毒麻药品管理相关知识.ppt
- 海顿钢琴奏鸣曲中的装饰音探究.pdf
- 基于STM32的电子密码锁系统设计.docx VIP
- 华中农业大学2022-2023学年《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附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