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如何面对雾霾:一个制度—技术的分析框架-中国环境社会学网.PDF

社会学如何面对雾霾:一个制度—技术的分析框架-中国环境社会学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学如何面对雾霾:一个制度—技术的分析框架-中国环境社会学网

14 10 第 卷第 期 ( ) Vol. 14 No. 10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10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Oct. 2015 年 月 社会学如何面对雾霾: “ — ” 一个 制度 技术 的分析框架 1 2 , 孙中伟 陈 佳 (1. , 200237 ;2 . , 999077)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上海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 香港 摘 要: , 。 雾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为雾霾治理和防控提出新的技术方 , , 。 案 或者从源头上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这是解决雾霾问题的主要途径 但也不能忽略雾霾的社会和 , , 制度层面 技术问题背后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利益和政治博弈 理解和认识雾霾形成和影响的社会性 , , 。 以及复杂性 有助于更好地降低雾霾风险和损害 形成一个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 文章建议从两个 , “ ” , 维度来研究雾霾 一个是 技术 维度 表示研究过程中是否需要依赖较高的技术或者旨在开发某 ; “ ” , 种技术 另一个是 制度 维度 表示研究者分析这一问题时是否需要关注雾霾形成的各种宏观的 、 。 “ — ”、“ — ”、 社会 经济或法律制度 以这两个维度为准建构一个由 高技术 强制度 高技术 弱制度 “ — ” “ — ” , 低技术 强制度 和 低技术 低制度 四个象限构成的坐标体系 可以涵盖雾霾有关的各类研究 问题。 关键词: ; ; ; 雾霾 灾害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C916 ;D035. 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1-394X (20 15)10-0029-06 [2] 高 。 , 不仅是中国 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面临严重的 。 , 2002 2010 , 引 言 雾霾危机 研究表明 自 年至 年间 印度和孟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