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山陕地区基层水利管理体系探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近代山陕地区基层水利管理体系探析
(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100871)
: ,
, 。
, , 、
。
:
山陕两地地 半干旱地区, 兴渠引水灌溉历史悠久, 伴随引水灌溉水利管理组织与管理体系逐渐
成型, 写于唐开元、天宝年间的敦煌文书5水部式6是具体记载基层水利组织与管理的最早传世文献,
这部文献通过陕西关中地区白渠、蓝田新开渠等水渠记述了基层水利组织的构成、职能, 为我们研究
灌渠管理提供了珍贵史料。时至近代随着人口增殖与土地拓展, 水利灌溉的地位不断提升, 水利管理
也从单纯灌渠层面影响到乡村社会。近年这些问题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 如萧正洪5历史时期关中地
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6、行龙5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6、5明清以来洪洞水案与
¹
乡村社会6等 。同样以山陕地区水利为研究主题, 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于基层水利管理体系。围绕
基层水利管理本文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入清以来至民国300 多年的时段内, 但个别互有沿承关系的事
例也会溯及稍早一些时代。近300 年山西、陕西沿汾河、泾河、渭河流域的水利灌溉系统虽然存在官
渠、民渠两种类型, 但无论哪种类型水利管理原则却有很大相似性, 审读各类渠册、水规发现水利工程
的规模不同, 基层水利管理的层级也有所差异, 一般工程规模大, 管理层级就多; 工程规模小, 管理层
级就少, 但无论水利工程规模如何, 渠长都是基层管理体系中的核心。本文旨在通过渠长的产生、职
能, 解析基层水利管理体系, 并通过这一研究透视乡村社会的运作形式。
以渠长为核心的基层管理体系在山陕地区有长远的历史, 从敦煌文书5水部式6我们看到陕西关
中一带水利灌溉系统中无论主渠还是支渠均设有渠长, 渠长之下置斗门长。这样的人员配备不仅见
º
于5水部式6, 5新唐书#百官志6也明确记载: / 京畿有渠长、斗门长。0 由于唐代关中水渠多为官渠,
»
因此由民间派出的渠长、斗门之上官方设有堰丞1 人, 其官序为从九品下 , 堰丞) ) ) 渠长) ) ) 斗门
长构成了基层水利组织的基本框架。以这一框架为基础确立了各类执事人员的职能范围, 其中/ 诸渠
长及斗门长主浇田之时, 专知节水多少0 , 其职能在于监督灌溉区域的行水时限, 是维护基层水资源分
配原则的具体执行者; 渠长、斗门长之上的政府官员更侧重于灌区整体管理与监督, 如州、县两级官员
定期巡行灌区, 检视新设斗门的位置、有无水资源浪费以及渠道之间是否遵循分水原则等, 在协调灌
区各 水权利益、避免纠纷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灌区用水得当与否被/ 年终录为功过0 , 成为地
¼
方官考核内容之一; 渠长、斗门长之下沿渠设有巡渠人员, / 若渠、堰破坏, 即用随近人修理。 5水部
式6记述的虽然是官渠管理规程, 但其中所包括的主要环节与水权意识应是历代基层水资源管理的基
¹ 萧正洪: 5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6 , 5 中国经济史研究6 1999 年第1 期。行龙: 5 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
及水案初步研究6 , 载5近代山西社会研究6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º 5新唐书6卷465百官志一6 。
» 5新唐书6卷485百官志三6 。
¼ / 伯2507 号0 5水部式6 , 载郑炳林5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6 , 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年版。
# 119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6 年第1 期
本模式与运行原则, 这样的模式与原则是在水资源短缺的环境背景下维护灌区各部分利益的制度保
证, 因此不但在当时具有时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