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病健体运动工作坊-cadenza
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
流金頌培訓計劃
CTP003: 慢性疾病處理及臨終關懷
非正規及家庭照顧者培訓工作坊 (三)
慢性病健體運動工作坊
2010年03月04 日 (星期四)
CADENZA Training Programme
第二課:熱身及緩和運動、
伸展運動
CADENZA Training Programme
內容
• 介紹熱身運動
• 柔軟度的定義
• 伸展運動生理學
• 不同類型的伸展運動
– 主動
– 被動
• 緩和運動
CADENZA Training Programme
介紹熱身運動及緩和運動
CADENZA Training Programme
熱身運動
• 運動的第一個過程
• 準備運動或熱身運動(Warming Up)
• 運動傷害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沒有熱
身或熱身不夠所造成
• 抽筋與運動表現失常就是常見的例子
CADENZA Training Programme
熱身運動
運動前,特别於寒冷的天氣,身體組織會比較僵硬
熱身運動的功用
1. 增加心跳及呼吸,促進血液循環;
2. 增加細胞供氧;
3. 促進神經與關節功能;
4. 提昇心理準備;
5. 熟悉與適應主運動的環境慣性與身體狀況
CADENZA Training Programme
熱身運動分類
• 主動熱身
– 經由各種不同的身體活動如跑步、作體操等來
完成熱身的效果
• 被動熱身
– 藉由外力施作的熱身方式如淋浴、泡澡或按摩
等方式
CADENZA Training Programme
熱身運動注意事項
• 做熱身運動時切忌做太快、做太用力
• 不要任意嘗試自己做不到的熱身動作
• 做熱身時應由局部肌群做起,確定身體並
無異狀而且肌肉已經活動開來了,才可以
做伸展運動
• 當天候較冷,皮表溫度很低時(觸摸肌肉可
知) ,最好先等體溫升高後(如稍微走動、走
動)再開始熱身
CADENZA Training Programme
熱身運動注意事項
• 剛熱身完畢時,可以嘗試不是很強烈的動作如慢跑
,但是卻不能急於表現,馬上就做激烈動作,因仍
然很容易受傷(特別是肌肉抽筋、肌腱拉傷)
• 若從事較大活動量且較為激烈的活動,須花多一點
時間去熱身
– 肌肉溫度上升
– 肌肉收縮可以更順暢
– 滑液囊分泌更多潤滑液使關節的可活動角度增大
– 並提升其受納器的靈敏度以減少運動傷害的可能性
CADENZA Training Programme
熱身運動程序
全身性之
緩和帶氧運動
局部關節的活動
伸展運動
特殊性的
熱身運動
CADENZA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命名的标准访问列表ipaccess-liststandard{name}deny{source.ppt
- 民乐一中201---1013学年第一学期.doc
- 面向远程自然交互的人机物三元融合端计算.pdf
- 民满足度调查-岩沼.doc
- 灭活h37rv全菌体致敏的豚鼠模型制备-中国试验动物学报.doc
- 民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nowhealthinternational.pdf
- 面向语言处理的大规模结构化学习理论和技术-语言计算与机器学习.pdf
- 面向配电网通信的光载无线系统线性度的研究-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pdf
- 面向时序逻辑的门级信息流分析方法-自然科学版.pdf
- 面向模拟驾驶训练的驾驶意图识别方法-重庆理工大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