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中心电子报第三十六期
第三十六期 2016年7月1日發行
第一型干擾素對抗神經壞死病毒的功效
海大水產養殖系呂明偉副教授研究團隊 ,利用七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 、大西洋鮭魚(Salmo salar) 、歐洲海
鱸 (Dicentrarchus labrax)及尼羅吳郭魚(Oreochromis niloticus) 四種
不同魚種的第一型干擾素 ,發展出抗神經壞死病毒 (Nervous
necrosis virus, NNV)疫苗 ,實驗結過顯示七帶石斑魚第一型干擾素
在石斑魚抗神經壞死病毒效果較其他三種魚種為佳 。此論文已發
表於Kuo, H.P., Chung, C.L., Hung, Y.F., Lai, Y.S., Chiou, P.P., Lu, M.W.,
and Kong, Z.L. (2016). Comparison of the responses of different
recombinant fish type I interferons against betanodavirus infection in
grouper. Fish Shellfish Immunol 49, 143-153.
神經壞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 NNV)可感染超過 30種海
水魚 ,病毒主要攻擊魚隻的中樞神經系統 ,受到感染的魚會出現
養殖系呂明偉老師 不正常的迴旋泳姿 ,體色變黑且產生厭食等病徵 。
此種病毒在石斑魚苗養殖階段常造成高達 90-100%的死亡率 ,重創台灣的石斑魚產業 。
干擾素(Interferon, IFN)是一種抗病毒激素 ,當細胞受到病毒攻擊 ,會刺激數種蛋白質表現
以保護宿主。根據干擾素的結構 、生物活性以及受器的差異,可將哺乳類的干擾素分成三
種 : 。第二型干擾素主要是由自然殺手細胞與 T淋巴細胞因為細胞免疫反應所分泌 ,而第一
型與第三型干擾素則涉及先天免疫反應 。當干擾素與其受器結合後 ,會調控抗病毒蛋白的
合成 ,例如 : Mx蛋白 、PKR 以及OAS 。干擾素在魚體有高度的專一性 ,僅對特殊病毒產生
反應 。
圖一 、四種魚類干擾素與石斑魚腎臟細胞共同培養0及12小時後,
以RT-PCR與Real-Time PCR分析細胞中Mx與β-actin的mRNA表現量。
1
第三十六期 2016年7月1日發行
本研究為了評估及比較不同魚種的干擾素其抗病毒效力 ,成功地利用大腸桿菌純化七
帶石斑魚(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 、大西洋鮭魚(Salmo salar) 、歐洲海鱸 (Dicentrarchus
labrax)及尼羅吳郭魚(Oreochromis niloticus) 四種不同魚種的第一型干擾素蛋白依序標示為(
gIFN 、sIFN 、sbIFN 及 tIFN) ,蛋白質分子量分別為 18.37 kDa 、17.93 kDa 、19.58 kDa及
18.48 kDa 。比對四種干擾素的基因序列發現,sIFN ,sbIFN 與tpIFN的親緣關係較接近 ,
gIFN與前三者親緣關係較遠。使用石斑魚腎臟細胞株 (grouper kidney cells, GK cells)測試重
組蛋白的毒性 ,在 10 μg/mL濃度下 ,干擾素均具有細胞毒性;在濃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