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视角的听课评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问题视角的听课评课

“以学议教”议课机制的建构 “以学议教”既是一种议课方法,又是议课的基本内容和标准。这种议课模式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由“议学”与“议教”两个模块构成,以“议学”为着眼点和重点,先议学,再议教,以学生的学习效益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通过促进学生的发展来促进教师的成长。 “以学议教”评课机制的结构与标准: 议课的技巧之二:四个注意点 1、先宏观后微观:先评析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再看细节处理。 2、先学后教:先分析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后再看教师的课堂教学。 3、先过程后结果:先看过程展开的充分性、合理性,再看结果的实效性。 4、先近效后远效:先显性的、现实性的教学效果,后看预见性的、长久发展的远期效果。 课堂是立体的,课堂是灵动的。听课反映的是听者的认真态度和教学理论功底。 听课如同读书,评课如同分析一篇文章,只是听课比读书更为复杂,因为课堂是立体的、灵动的。一堂课要听的方面很多,但主要是关注三方面的事情:关注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方法是否合理适当,关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引导是否准确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这三个方面也对应了讲课人在备课时的三备: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 * 我们的设想: 让每位教师亲历一次规范的教学研究过程。 * 用教材教和教教材 (一)议课与传统评课的比较 主要过程 参与者 关注点 做课取向 标准 “评” 做判断,下结论 主客体 全面信息 展示性做课 统一规范 “议” 发表意见, 进行商议 平等 主体 集中焦点 发展性做课 多样选择 评课流于形式 评课过程形式化 评课内容表面化 评课结论两极化 评课效果零散化 评课对象教师化 三.怎样评课 (二)好课的评价标准 好课没有绝对标准(因学科、年级、地区、常态课、公开课等不同) 好课标准是一种教学理想(是对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但评课时又不能求全责备) ●当前课堂低效的十种现象 1、教学目标迷失——抓不住重难点、面面俱到 2、把表演当精彩——重教轻学,一相情愿 3、把听懂当学会——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思考,课上懂,课下懵 4、方法枯燥单一 ——兴趣索然 学生厌学 5、把讲完当学完—为赶进度,该讲的都讲了,会不会不由学生 6、低层次提问——低层次的效益 7、盲目训练——迷信熟能生巧,盲目练让学生生厌、生笨 8、形式化的自主、合作、探究——浪费时间 9、过多过滥教学手段——教学成本高 10、管教不管导——课堂松散 (三)评课原则 实事求是(不带偏见,恰如其分) 坦率诚恳(成绩说透、缺点不漏、方法给够) 兼顾整体(不完全以一节课论英雄) 激励性(评一人,激励一批) 差异性(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困难教师;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教师) 授课者 课后反思 观察结 果分析 汇报分 析结果 分析观察结果、开展教学反思、总结提炼经验教训 (四)评课议课流程 课堂观察案例: 案例:如何让课堂提问走向有效? 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教师没有安排更多的学习形式; 教师所提的问题含糊或者不到位; 教师过多依赖提问展开教学过程; 无法调控生成,教师点拔功力欠火候; 学生不会提问,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 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改变方法,倡导学习形式的多样性 研究规律,注重提问操作的技巧性 把握教材,提高课堂问答的实效性 观察 分析 行为类别 节频次 百分比 提出问题 的类型 常规管理性问题 2 13.3% 记忆性问题 5 33.3% 推理性问题 3 20% 开放性问题 4 26.7% 学生提问 1 6.7% 提问反馈 的方式 提问后,先让学生思考 2 2.4% 提问后,让学生齐答 4 4.8% 提问后,让举手者答 10 46.3% 提问后,让未举手者答 5 36.5% 课堂调控 的方式 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 0 0 对学生的回答不理不睬,或消极批评 0 0 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的答案 5 55.6% 对学生的回答鼓励、称赞 4 44.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0 0 “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调控”案例 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汇总表 问题性状 问题类型 问题个数 百分比 有效的 1.铺垫型 5 47.27% 2.思考型 11 3.提醒型 8 4.其他 2 小计 26 低效的 5.过易的 5 43.63% 6.过难的 3 7.无意义重复的 12 8.表述含糊的 4 小计 24 无效的 9.问与不问一样的 5 9.09% 10.口头禅性质的 15 总计问题数 55+(口头禅15) 分析 评议 综合 评议 议教 议学 促进学生发展来促进教师成长 以学生为本 以学为中心 “以学议教”议课机制的建构 (五)评课议课的技巧 学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