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长冠八哥保育故事引发的思考.pdfVIP

巴厘岛长冠八哥保育故事引发的思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厘岛长冠八哥保育故事引发的思考 文·图 ◎ 李一凡 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速率比历史上生物自然灭绝的速率快了上千倍。 据统计,全球如今每年有近2.7万个野生物种灭绝,即物种在以每20分钟1个的速率从这个星 球上永远地消失。一些科学家们担忧地认为,地球或许正在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很多活在当下的物种,若不去努力保护,也许就只剩下最后一次能被人类目击的机会。 鳍 我们可能已经永远地失去了白 豚、斑鳖、数个虎的亚种。还有一些物种,如果现在去 重视其保护并开展有效行动,兴许还有机会挽回,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长冠八哥就是这 样的一个物种。 长冠八哥,又叫巴厘八哥或巴厘椋鸟,被《华盛顿公约》列入其附录一,在《世界自然 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为“极危”。 这种鸟儿终生结对。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雨季,即10月到次年3月。巢穴一般选择废弃 的啄木鸟洞或天然树洞,距地4 ~10m高,用干树枝铺巢。每窝产下2~3枚浅蓝色卵,但通常 仅一只雏鸟存活。孵卵大多由雌鸟进行,孵化期2周,约7周后幼鸟离巢。 和我们所熟知的椋鸟科的八哥、紫翅椋鸟等不同的是,长冠八哥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 儿。其全身羽毛呈纯白色,尾部和翼端边缘黑色,脚灰色,眼周和面部裸露皮肤蓝色。两性 十分相似,头部都长有丝状的羽冠。 也许正是其华丽的外形,为这个物种多舛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其分布范围本就极为狭 窄,历史上曾分布于整个巴厘岛西北部地区,如今其自然分布已收缩到了西端的Bali Barat 国 图片说明 家公园。尽管曾有一对鸟儿出现在东爪哇岛的记录,但并未得到证实,可能是迷鸟或逃逸的 笼鸟。此外,通过人工引入,在巴厘本岛和离岛上一些并无历史分布的地区建立了非官方的 1. 野生长冠八哥利用这个被疑似啄木鸟遗弃的 树洞来育雏 长冠八哥保护区。 2. Bali Barat国家公园内于2016年5月新落成的 长冠八哥的发现距今仅一个世纪。1912年,德国人Erwin Stresemann将其冠以资助者英国 EsEmGe人工繁育中心 3. 放生野外的长冠八哥利用人工巢箱育雏,从 Rothschild勋爵的名字介绍给世人时,其种群数量估计在300 ~900只。尽管这个数字被认为是 其口中的昆虫判断雏鸟已经出壳 严重低估,但实际上在发现之初,这种鸟儿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已呈急剧下降和收缩趋势。 1 2 年第 期 34 >2017 3 VIEWPOINT 观点聚焦 巴厘岛长冠八哥保育故事引发的思考 文·图 ◎ 李一凡 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速率比历史上生物自然灭绝的速率快了上千倍。 据统计,全球如今每年有近2.7万个野生物种灭绝,即物种在以每20分钟1个的速率从这个星 球上永远地消失。一些科学家们担忧地认为,地球或许正在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