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fl^-GIS的^海土地利用/覆ll化a苒■懈境l舯}竞
摘 要
进入九十年代,±地利用,覆盖变化受到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已成为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寻求区域及城市人地系统的
协调与均衡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各种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影
响与破坏,已经成为当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所藤临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城
市气候和环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城市热环境是当前城市气候、环境研究
的热点问题。由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具有空间扩散性,因此研究
全球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带来的环境效应应该更多地从区域范围开始——即
区域个案研究。当前卫星遥感技术能有效地、周期地、动态地监测土地利用,覆
盖变化情况和城市热环境的宏观变化趋势,而地理信息系统(G璐)作为一种处
理、分析和应用空间数据的强有力工具,为遥感信息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
技术手段。故本文选择中国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的大都市——E海为典型案例区,
利用多时相的kdsat州/l弧M+影像和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以格局、过程、
机制和模型为中心,对上海近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及其热环境效应进行
综合研究,以期为上海规划城市发展、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型城市提供依据。
论文第一章概述了国内外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与地面
温度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而提出本文的立题意义、研究目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
容。本章最后介绍了研究区概况,重点对研究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概括
总结。
论文第二章主要从遥感影像几何纠正、拼接、掩膜、增强和分类等方面对
I舶dsal
nd删+影像进行预处理。为寻求更为精确的I加dsat
n删盯M+遥感影
像分类方法.本章对监督分类法、面向对象的分类法和基于地物光谱知识的多步
骤分类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多步骤分类法能对光谱数据进行多次有效
地重组利用,分类结果总精度在舳%以上,勋ppa系数也均高于最低允许判别精
度o.7的要求。
论文第三章利用分类后的遥感统计数据,从总体上分析了199俾至2003年上
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幅度、速度、土地利用程度,揭示了上海城市土地利用,
覆盖动态变化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从自然要素的空间组合、经济的高速增长、
人口的变化、政策调控等方面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做了进一步的深
l于l^-GIS的^冉土*彤月/覆-生化a其矗环镰基直研究
入探讨。
论文第四章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首先研究
了近年来上海城镇建设用地的时空扩展过程、特征和规律.同时结合社会经济统
计数据对城镇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估。然后结合上海近50
年来耕地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对上海近50年来的耕地数量时空变化特
征做了详细的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并对经
济发展和耕地变化的相关关系做了详细的探讨。本章最后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计算
归一化植被指数,并剔除植被伪变化信息,详细研究了近年来上海城市植被覆盖
的动态演变特征。
论文第五章利用199r7年、2003年Landsat删2000年伽dsatEIM+这3景不
同时相的遥感影像研究了上海城市地蔼温度场的分布格局和演变特征,研究表
明:和1997年相比,2003年城市热场的分布更为分散,出现明显的“遍区开花”
的特点;从东西方向剖面线上地面温度的变化看,市中心呈现明显的“隆起”态
势,且从1997至2003年这两头低中间高的形状越来越不明显:从南北方向剖面线
上地面温度的变化看,总体表现为西端“凸起”,东端“凹陷”韵态势,且从199r7
年至20003年这种差异表现地更为明显;上海郊区热场演变有其鲜明的特征,各
郊区地面温度变化差异显著。本章最后探讨了上海城市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和改善
措施。
论文第六章主要研究了上海城市热场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土
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空间格局总体上决定了城市热场的空间分布;城镇建设用地
中热贡献最大的是独立工矿用地,其次是城镇用地,再次为农村居民点;城市中
心区地面温度明显高于城市边缘区,而归一化植被指数(NDⅥ)则相反,城市
边缘区明显高于城市中心区,两者具有相反的空间格局;不同绿地类型有不同的
降温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预应力索网索桁结构施工成套技术的分析研究.pdf
- 云南省农民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pdf
- 运脾温阳方及其拆方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机理的的分析研究.pdf
- 在虚拟样机技术下自卸汽车举升机构仿真及优化设计.pdf
- 针对CAN总线的燃料电池城市客车通信网络的分析研究.pdf
- 针对GIS和RS的兰州市南北两山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的分析研究.pdf
- 针对MEMS的微介电液滴冲击冷却系统建模及其实施技术的分析研究.pdf
- 针对SOBEK模型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淡水湿地生态需水量的分析研究.pdf
- 针对产业空间结构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研究.pdf
- 针对多元统计的间歇过程监控及故障诊断方法的的分析研究及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