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临河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河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十一五”总体目标 一 、“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及评价 “十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扩大经济总量为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务实进取,扎实工作,推进转型,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全区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前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一)经济增长较快 “十五”时期,全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3亿元,同比增长24.5%,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任务的120%,五年平均增长15.4%,比“十五”计划高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17%,五年平均增长12.8%,比计划高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28亿元,增长46%,五年平均增长17.9%,比计划高7.5个百分点;工业实现增加值17.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5亿元,增长15%,五年平均增长15%,比计划高3.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到4.9亿元,增长26.5%,五年平均增长23.9 %,比计划高14.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41.3亿元,增长79%,五年累计达1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04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48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7亿元,增长18.2%。与“九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倍,财政收入增长1.5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3%。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处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 (二)结构调整有效 工业经济总量增加。“十五”期间,全区工业以扩张总量为目标,强化了园区聚集功能,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技改和扩建,绒纺、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新建了一批电力、化工、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骨干项目,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如临河热电厂、亨泰金属冶炼、新海硫酸、德默富方泰药业等。2005年,工业总资产达到49.8亿元,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96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4家,实现增加值15.8亿元,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0%。全区经济基本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的转变,200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农业持平,2005年二产比重超农业比重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33:41,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进入快车道。 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坚持“为养而种、为卖而养”,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合理布局粮食、经济作物、饲草的种植面积,“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全区绿色、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4万亩,粮经草比例调整为33:37:30。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不断提高,2005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 %,农民来自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1200元,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积极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五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18万人,2005年农民人均非农收入达324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标准化生产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品牌农业快速发展,全部乡镇获得了自治区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认证。 (三)城市建设加强 以“撤盟设市”为契机,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修订和完善了城区总体规划,坚持市、区共建,全面启动了以新区建设为主的城区拓展工程,拉大了城市框架;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组织实施了雨水扩建、污水管网、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垃圾处理、胜利路拓宽、公园改造、西环、北环路建设、管线入地工程、房地产开发、街路整容换装、拆墙透绿、美化绿化等工程,五年累计城市建设投资总规模达45亿元;建成了国税大厦、富源大厦、蓝宇大厦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和标准较高的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临河区被巴彦淖尔市政府评为“人居杯”特等奖,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七星级文明城市的验收。按照“提升品位,集聚人气,搭建农村经济平台”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小城镇功能,以“城区为核心,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005年,临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9平方公里,全区城镇人口达到31万人,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45%提高到的59%。 (四)各项事业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