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基础知识部分
单元 热处理基础知识
概述
热处理是机器零件及工具制造过程 中的重要工序之一 ,对发掘金属材料强度潜力 ,改善
零件 的使用性 能 ,提 高产 品质量 ,延长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此外 ,对改善毛坯 的
工艺性能也有重要作用 。在机器制造工业 中,几乎所有 的工具 、模 具都要进行热处理方 能使
用 。热处理在汽车制造或维修 中占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 。
热处理 的定义
热处理是一种 改善金属材料及其制 品 (如机械零件 、工具等 )性能 的工艺 。根据不 同 目
的 ,将 材料 或其 制件加 热到适 宜 的温度 、保 温 ,随后用 不 同的方法 冷却 ,改变 其 内部组 织
(有时仅使表面组织改变或使表面成分改变 )以获得所要求 的性能 。
热处理之所 以能使钢 的性 能发生变化 ,其根本原 因是 由于铁有 同素异构转变 ,从而使钢
在 加热和冷 却过程 中,其 内部 发生 了组 织与 结构变 化 的结果 。因此 ,要 正确 掌握热 处理 工
艺 ,必须首先 了解在不 同的加热及冷却条件下 ,钢 的组织变化规律 。
铁碳合金
在铁碳合金 中,碳可 以与铁组成化合物 ,也可 以形成 固溶体 ,或形成混合物 。
①铁素体 碳溶解在 中所形成 的间隙固溶体 ,称为铁素体 ,用 来表示 。
②奥 氏体 碳溶解在 中所形成 的间隙固溶体 ,称为奥 氏体 ,用 来表示 。
③ 渗碳 体 渗 碳 体是含 碳量 为 的铁 与碳 的金属 化合 物 ,其分子式为 ,用
来表示 。
④珠光体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片层相 间、交 替排列而形成 的混合物 ,用 来表
示 。
⑤莱 氏体 莱 氏体是含碳量为 的合金 ,在 ℃时从液体 中同时结 晶出的奥 氏
体和渗碳体 的混合物 ,用 来表示。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 的第一道工序 ,也是保证热处理质量 的先决条件 。主要 目的是使钢
奥 氏体化 ,即将钢加热到相变 点 (临界点 )以上 ,使其全部或部分获得均匀的奥 氏体组织 。
根据 状态 图可知, 是钢在极缓慢加热和冷却 的临界温度 ,但在实 际
的加热和冷却条件下 ,钢 的组织转变总有滞后现象 ,在加热时要高于 ,在冷却时要低于状态
图上 所 指 出 的 临 界 温 度 。为 了便 于 区别 ,通 常 把 加 热 的各 临 界 温 度 分 别 用
表示 。冷却时的各临界温度分别用 、
表示 ,如图 所示
当钢加热到 临界温度 以上 时 ,钢 的组织发生
如下变化:
共析钢为例 ,当温度加热到 线 时 ,珠
光体 向奥 氏体转变 。奥 氏体 的形成 同结 晶过程一
样 ,也是通过形核及长大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 。
它的转变全过程 ,可分为下面 个 阶段 。
)奥 氏体生核 在铁素体和渗碳体 的相 界
面上优先形成奥 氏体 晶核 。这是因为铁素体和渗
碳体两相浓度差很大 ,相界面处原子排列 比较紊
乱 ,处于不稳定状态 ,为奥 氏体 的生核提供 了有
利条件,所 以晶核优先在相界面处生成 。
奥 氏体长大 奥 氏体 晶核生成后 ,依靠 图 在加热 (冷却 )时
铁素体和渗碳体 的不断溶入 ,开始长大 。由于铁 相 图上各 临界 点的位置
素体 晶格改组 比渗碳体 的溶解快 ,所 以,铁素体消失后 ,仍有部分剩余 的渗碳体 。
剩余渗碳体溶解 铁素体消失后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渗碳体相继溶入奥 氏体 中。
奥 氏体均匀化 剩余渗碳体 的溶解完毕后 ,奥 氏体 中碳 的浓度还是不均匀 的,在原
先是渗碳体 的地方 ,碳 的浓度较高 ;原先是铁素体 的地方 ,碳 的浓度较低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1基础自动化系统的铁区MES的实现.docx VIP
- 2025年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真题及答案 - 副本 .pdf VIP
- PEMS相关模板(PEMS软件开发计划或开发生命周期&可编程医用电气系统(PEMS)检查文件清单).pdf VIP
- 旅游接待业 课件全套 第1--10章 旅游接待业导论---旅游接待业高质量发展.pptx
- 运维服务项目实施组织及管理措施.docx VIP
- 柔性器件材料与结构失效分析.pptx VIP
- IPC-9850中文版.doc
- 2025年四川自贡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装备解读报告.pptx
- 2024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含反思.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