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中 国现代桥梁的奠基人》大学辅导教材.pdfVIP

《茅以升——中 国现代桥梁的奠基人》大学辅导教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茅 以升先生主要事迹 这里着重讲茅 以升对 国家 的贡献 ,也介绍其主要工作及主要见 解 ,并陈述时代背景 。按年份顺序分为三部分 。 一、童年及学生时代 ( (一)童年至进入小学之前 ( 茅 以升 年 月 日(光 绪 年 月 日,农 历 )生 于 镇 江城 内 (丹徒县五条街草巷 )。他 的祖父茅谦和外祖父韩老先生都是 清 代 的举 人 ,两 家 都 是书香 门第 ,非 常重视 读 书 ,都 是 凭 知识 谋 生 。这时 ,清朝 已是十分虚弱 。在 中 日甲午海 战之 中,北洋舰 队全 军覆没 。朝廷在 年派李鸿章去 日本,签订割地 (将 台湾省割让 给 日本 )赔款(共 赔 白银 亿两 ,其 中 亿两是为免除割让辽东 半岛而增加的)的 《马关条约 年 月 ,康有 为发动新 老举人 多人 向朝廷上书 (史称 “公车上书 ,主张拒和 、迁 都 、变法 ,茅谦便是这 多人 中的一个 。作为茅 以升 的 祖 父 ,茅 谦(当 时 为 岁)为孙子取名 以升 (希望国家升平),取字 唐臣 (意指中国之人 )。 年 月 ,茅谦认为南京是乡试所在地 ,更适合于读 书人 居住,乃将全家从镇江迁往南京。 年 ,茅 以升之父茅乃登 (当时 岁 )补博士弟子员。 年,茅 以升跟着母亲学识字。 年 ,茅 以升与兄以南一起进私塾 ,读 《论语》 。这年 (庚子 年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去西安 (当时叫长 安 ),让 李 鸿 章 在 (辛丑年 )与帝国主义列强订立 《辛丑条约》。 该条约规 定 中 国应 向 个 国家 (英 、法 、 日、美 、德 、俄 、意 、 比、奥 、荷 、西 )赔付 白银 亿两 ,分 年付清 ,连利息 以及各 省赔款 ,总数超过 亿 两 ,这项赔款就叫庚子赔款。 (后来 有些 国家决定退还这项赔款 ,但规定 中国必须将这项退款用于文教 事业 。这就是 年设立清 华学堂 ,并让 学堂招考 留美 预备班 学 生 的由来 。学生们在学堂 内学 习,在考试合格后 ,再到美 国留学深 造 ,所 需费用都是用所退还 的赔款支付 的。显然 ,美 国的意 图就是 让这一批留美学生对美国有偏爱。) (二)在小学及 中学( 年 ,茅 以升在 刚 刚创 办 的思益学 堂 (小 学 )学 习 年 ; 年 ,在江南 中等商业学堂 (中学 )学 习 年 。在 清 代 ,对于按西洋式样开办 的教学单位 ,一律 叫学堂 ;在 民国成立后 年 ),才一律 改称 学校 。当时将 高等学堂设在省会 ,中等学 堂设在郡城 ,小学堂设在州县 ,一律兼 习中学 、西学 ;它们一般地 依托从前 的书 院,同时奖励绅 民办学 ,校舍还可利用 当时 已有 的祠 庙会馆之类 。小学 、中学 、大学 的学制 各是 几年 ,起初还 无 统一规定 。教科书是 由官办 的编译局编写 ,教师 由社会上 的知识分 子 (其 出名者在当时每被称为才子 )担任 。任职不强调资历,只是按 需要决定 (例如 ,柳诒征先生在十多年 中,在小学 、中学 、大学 、 研究生院都 曾讲过课 )。 对于 国文和历史 ,茅 以升在这 年之 中都是 由柳诒征先生教 的 。在 年 间,每逢暑假 ,祖父茅谦还教其背诵古文 。 (注 :用文言文写文章,还是当时的习惯 ,直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