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人 物 篇
欧阳詹名登 “龙虎榜 ”
欧阳詹,字行周。唐代晋江池店潘湖人。父为温州长史,兄欧阳谟
任安固县丞,詹父早年病逝 。詹事母至孝,性格喜静而勤学。潘湖村附
近 有 巨浸 一 区,面 积 甚 大 ,“环 湖 百馀里 ”。詹黎 明即起 ,朗读 诗 书 ,走 出
村外,沿湖漫步,沿途吟诵诗书。一直徐行至湖边,此地有 日映禅师募
建木桥一座 ,詹至桥上 ,凭栏俯观桥 下滔滔流水 ,“逝者如斯 ”,见水 中游
鱼穿梭、击水跳跃,逸兴所至,辄纵情吟啸,以抒胸臆。观者咸谓少年笃
志 向学 ,日后 必有 所 成 。詹后 登科 仕进 ,物 以人重 ,此 桥遂名“吟 啸桥 ”。
詹勤奋苦学,数年间学业大进, “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至
德宗 贞元初 间,“文词崛兴 ”,声名大 噪, 闽之乡不知有他人 ,唯知有
詹也。”此时詹常与莆 田林蕴、林藻兄弟读书清源山赐恩岩,现存景迹
“欧阳洞”,即其当年读书处。亦与隐者罗山甫游,同访晋江灵源山蔡明
濬真人 ,相与究研道学修炼之术。
唐代建 中初 间( 年前后 ),常衮任福建观察使 。到任后倡导教
育,奖掖文士,泉州刺史薛播引詹谒见常衮,常衮与之交谈甚悦。此后
每有观游宴集,衮必与詹 同行 。于是詹之声名 “渐腾于江浙,且达于京
师”。詹游屐所至者莆 田福平山,晋江龙首山,南安高盖山,丰州莲花峰
及九 日山等处,辄留咏吟,声名益播。
当时闽中交通乏便,风气闭塞,士子忱恋家乡 “山泉禽鱼之乐”,无
意外出应试为官。故 自隋炀帝大业 间 ( )开设科举至唐德宗贞
元 初( 年 ,前 后 近 年 间,竟无泉人享有科名 。师友咸劝詹学业
完成,应求仕进。詹也以仕宦可 “裨助教化”,遂于贞元二年( 上 京
应 试 。待 考 期 间,詹 游 历 京师 ,周 览 秦 川、殷 墟 ,感 物 抒怀 ,多有 佳 作 ,如
《怀忠赋》、《吊汉武帝文》等均此时所作。又与韩愈、柳宗元及刘 禹锡诸
名流交往,与韩愈尤为至交。公元八年 ( 春闱开科,主考陆贽选拔
天 下 英才 ,贾棱 榜 首 ,詹 居 第 二 ,韩 愈居三 ,李 观、李 绛、崔群、王 涯 诸 名
彦 同榜联第 ,时人称为“龙虎榜 ”。
贞元 九年( 詹衣锦还乡。当詹应举时,泉州刺史席相于东湖宴
请詹等应举者 人,一时观者如堵,为当时胜事 。詹作 《序》以记其事。
詹回泉后又作 《泉州北楼记》及 《泉州六曹都堂记》等。
詹还 京师 ,被 授“国子 监 四 门助教 ”,世 尊 之为“欧 阳 四 门先生 ”,尝
率生徒伏阙荐举韩愈,为时人所称道 。后詹游晋、豫、鄂、川等地,以文
会友 ,倡导古文 。于贞元十六年( 上书执政郑相公,以冀一展雄才,
不意长才未竟,遽尔早逝 。年仅 四十有六。李翱为之作传 ,韩愈为作哀
辞。詹所著 《四门文集》 卷 ,收 诗 、赋 、词 、记 、文 、论 、述 、序 、铭 、颂 、
书、启诸 项计 篇,李贻孙序之,谓其文 “精于理切于情,宜司当代文
柄以变风雅,而诗名尤卓绝一时。”宋大理学家朱熹曾亲撰一联,以概括
其生平与影响。联曰:
事 业 经 邦 , 闽海 贤 才 开 气 运 ;
文 章华 国 ,温 陵 甲第 破 天 荒 。
唐代林銮航勃泥
据东石人蔡永蒹 《西山杂志》 “林銮宫”条所载,早于唐代玄宗开元
八年庚 申( 间,东石林知祥之子林銮字安车 ,继承 曾祖林知慧航海
至南洋各地海路 “群蛮”,试航而至勃泥,往来获利甚巨。于是沿海畲家
人俱从之而往,随后引来番舶 。番人喜欢彩绣织品,武陵多女红,故 以
香料交换绣衣 。于是晋江沿海之人遂竞相率航海外洋 。林銮 出海 时均
到寨 东松 畔海边看石鼓 的水位 高低(即闽南语之“水办 ”)。
据考林銮之宫俗称林厝宫,其遗址在今新建之东石粮店 附近 。据
此则林銮之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