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决定区域
第三章 行波法与积分变换法 (3) (4) (18) 3.1.3 依赖区间、决定区域和影响区域 考虑初始轴 上的一个 区间 过点 作斜率 为 的直线 过点 为 的直线 作斜率 过点 为 的直线 它们和区间 一起构成一个三角形 区域,如图3.3所示。 图3.3 (3) (4) (18) 3.1.3 依赖区间、决定区域和影响区域 区域中的数值完全由区间 此三角形区域中任一点 图3.3 的依赖区间都落在区间 内部, 因此,解在三角形 上的初值条件决定, 而与此区间外的初值条件无关。 决定区域 (3) (4) (18) 3.1.3 依赖区间、决定区域和影响区域 即给定区间 此三角形区域称为区间 图3.3 的决定区域。 上的初值 条件,就可以在其决定区域中决定 初值问题(3)(4)的解。 (3) (4) (18) 3.1.3 依赖区间、决定区域和影响区域 问题: 如果在初始时刻 图3.4 扰动仅在一有限 区间 上存在, 则 经过时间 后,它所影响 到的范围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波动是以一定的速度 向两个方向传播 (3) (4) (18) 3.1.3 依赖区间、决定区域和影响区域 因此,经过时间 图3.4 后,它所 传到的范围(受初始扰 所限定, 而在此范围之外仍处于静止状态。 动影响到的范围)由 不等式 (20) (3) (4) (18) 3.1.3 依赖区间、决定区域和影响区域 影响区域 图3.4 在 平面上,(20)式 (20) 所表示的区域称为区间 的影响区域,如右图 在此区域中,初值问题的解 的数值是受到区间 上初值条件的影响的; (3) (4) (18) 3.1.3 依赖区间、决定区域和影响区域 影响区域 图3.4 在 平面上,(20)式 (20) 所表示的区域称为区间 的影响区域,如右图 在此区域外,初值问题的解 的数值则不受区间 上初值条件的影响。 (3) (4) (18) 3.1.3 依赖区间、决定区域和影响区域 图3.5 特别的,将区间 (20) 收缩为一点 的影响区域,如右图 为过此点的两条斜率各为 则可得 的直线 一点 影响区域 所夹成的角形区域。 内容小结 (3) (4) (18) 1 无限长弦自由振动问题 的达朗贝尔解为公式 (13) 其中方程(3)的通解形式为 行波法或达朗贝尔解法 * * 本章我们将介绍另外两个求解定解问题的方法, 一是行波法(或达朗贝尔解法),二是积分变换法。 行波法只能用于求解无界区域内波动方程的定 解问题。 虽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对于波动问题有其 特殊的优点,所以该法是数理方程的基本解法之一。 积分变换法不受方程类型的限制,主要用于无 界区域,但对于有界区域也能应用。 两个求导公式 1 关于一元函数含参变量积分的求导公式 2 关于二元函数含参变量积分的求导公式 3.1 达朗贝尔公式.波的传播 3.1.1 弦振动方程的达朗贝尔解法 如果我们所考察的弦线长度很长, 而我们需要 知道的又只是在较短时间且离开边界较远的一段 范围内的振动情况, 那么边界条件的影响就可以 忽略。 不妨把所考察弦线的长度视为无限,而需 要知道的只是有限范围内的振动情况。 此时,定解问题归结为如下形式: (1) (2) (1) (2) 对于上述初值问题,由于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都是线性的,所以叠加原理同样成立。 (3) (4) (5) (6) 即如果 和 分别是下述初值问题 和 的解, 则 是原问题(1)(2)的解。 (1) (2) (3) (4) (5) (6) 这表示:由 所代表的外力因素和由 所表示的初始振动状态对整个振动过程所产生的综 合影响, 可以分解为单独只考虑外力因素和只考虑 初始振动状态是对振动过程所产生影响的叠加。 (3) (4) 首先我们考察问题(3)(4). 通过自变量变换求解。 为此,令 (7) 其逆变换为 (8) 用 记新的未知函数,则 (3) (4) (7) 利用复合函数微分法则,得到 同理可得 (9) (10) 将(9)(10)代入方程(3)化简即得 (3) (4) (7) 将(9)(10)代入方程(3)化简即得 (11) 方程(11)可以通过积分法直接求解。 先关于 积分一次, 积分一次,便可得到方程(11) 再关于 的通解为 (12) 其中 都是具有二阶连续导数的任意函数。 再将自变量变换(7)代入(12)则可得 (3) (4) 方程(3)的通解可表示为 (13) 下面,我们利用初始条件(4)来确定通解(13)中 的任意函数 将(4)代入(13)得 (14) (15) 再将(15)式两边积分得 (16) 其中 是任意一点,而 是积分常数。 (3) (4) 方程(3)的通解可表示为 (13) (14) (16) 由(14)和(16)变形得 (17) 把(17)代入通解式(13)得初值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路桥梁桥台锥坡测量放样程序 - 江西省公路学会.doc
- 六年级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调查与分析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oc
- 兰州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党委2014年党支部换届结果 - 兰州大学离退休处.doc
- 公司邮件签名模板,个人信息记得自行调整 - 接口文档.doc
- 关于2013届学生毕业典礼有关事宜通知 -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院.doc
- 关于201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 - 黄岛区第二中学.doc
- 六年级毕业活动系列.ppt
- 关于201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增加临时提案的公告.doc
- 公民素养:从小事开始学生生存·学会交往 - 兰溪市黄店镇中心小学.ppt
- 关于《沪港股票交易机制试点管理办法》(草案)的起草说明起草说明.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