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16s~23srrna基因间区序列的.pdfVIP

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16s~23srrna基因间区序列的.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16s~23srrna基因间区序列的

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16S~23S rRNA ———焦振泉  曹  玮  余东敏等 基因间区序列的比较研究 — 197 — 论著 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16S~23S rRNA 基因间区序列的比较研究 焦振泉  曹  玮  余东敏  刘秀梅  王晓英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 北京  100050) 摘  要 : 目的 研究比较我国分离的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不同致病型菌株的 16S~23S rRNA 基因 间区序列 ,分析不同菌株基因水平的差别 ,并阐述其系统发育关系 。方法  设计 2 对伯克霍尔德菌属特异引物 ,扩 增 16S~23S rRNA 基因间区序列 。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 ,对 3 株分别代表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3 种不同致病型的 ( ) ( ) 国际参考菌株 ATCC10248 、NCPPB 947 、NCPPB3580 、1 株伯克霍尔德菌属 B . p henazinium 种代表株 LMG2247 及 8 株 ( ( ) ( ) ) 从我国不同地域 、不同食物样品中分离的椰酵假单胞菌 HN2y 、Co14 、Co8 、Co36 、Sx8801 、90 - 3 、56 2 、56 2 的 16S ( ) ~23S rRNA 基因序列进行测定 ,并与核酸数据库 GenBank 中相关菌株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通过不同菌株 16S~23S rRNA 间区序列的分析比较 ,发现分离的椰酵假单胞菌米酵菌酸产毒株存在 2 个序列高可变区及特异基 因序列 , 阐述了我国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的系统发育关系 ,将 DNA 测序结果在核酸数据库中注 册 ,并绘制了系统发育进化树 。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鉴定椰酵假单胞菌米酵菌酸产毒株 ,从分子水平探讨 其产毒机制及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新的、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假单胞菌属 ; 伯克霍尔德杆菌 , 唐菖蒲 ; 基因 , rRNA ; 研究 ; 配对分析 Study on Comparison of 16S~23S r RNA Gene ISR Sequence of Pseudomonas cocovenenans subsp f arinofermentans Strains and B urkholderia gladioli Strains J IAO Zhenquan , CAO Wei , YU Dongmin , L IU Xiumei , WAN G Xiaoying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 , Chinese CDC , Beij ing 100050 ,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diffe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