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体解剖学教材第47章电子版.
第四十七章 脑脊髓被膜、脑脊液及脑血管
?问题引入:
?学习目标:
?理论基础:
图6-54 脊髓的被膜及其周围的关系
(一)硬膜
硬膜是一层厚而坚韧的结缔组织膜。包括硬脊膜和硬脑膜两部分,分别位于脊髓和脑的周围。
1.硬脊膜 呈管状包绕脊髓和脊神经根,,2骶椎以下包裹终丝,,,,,2.硬脑膜 坚厚而光泽,,:
,,,,,,
(2)硬脑膜在某些部位,,, ①大脑镰 形似镰刀,
②小脑幕 伸入大脑横裂内。其前缘游离,,,,,,
(3),,,
图6-55 硬脑膜及硬脑膜窦
主要的硬脑膜窦有:
②下矢状窦 位于大脑镰的下缘。
③横窦和乙状窦 横窦位于小脑幕的后缘(横窦沟内),,,
④直窦 位于大脑镰和小脑幕相接处。
⑤窦汇 位于横窦、上矢状窦和直窦连接处。
⑥海绵窦 位于蝶骨体的两侧,,
硬脑膜窦借贯穿颅骨的导静脉与颅外静脉相通。此外,,,,,,
图6-56 脑的被膜
较大的蛛网膜下隙有小脑延髓池和终池。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和延髓之间,终池位于脊髓圆锥下端与第2骶椎平面之间。终池内有马尾、终丝和脑脊液,,
蛛网膜在上矢状窦的两侧形成许多细小的突起,,,,,,,
软脑膜的血管,,,
图6-57 脑室的位置及通连关系
1.侧脑室 为大脑半球内的腔隙,左右各一,分别位于左、右大脑半球内。按所在部位由四部分组成,即中央部位于顶叶内,前角伸向额叶,后角伸向枕叶,下角伸向颞叶。两侧前角各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2.第三脑室 是位于间脑内的矢状裂隙,借中脑水管通第四脑室。
3.第四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向背侧经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图6-57,图6-58,图6-59)。
所有脑室内均含有脉络丛,所有脉络丛均能产生脑脊液。
(二)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成人总量约为150ml。脑脊液主要由脉络丛产生,循环和回流处于平衡状态。脑脊液的循环途径如下: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入第三脑室,汇合第三脑室产生的脑脊液,经中脑水管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在脊髓和脑蛛网膜下隙循环后,经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汇入血流(图6-59)。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时,可引起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
记忆歌诀:脑脊液循环
脉络丛生液入室,侧三四室入小池
蛛膜下隙环脑脊,借蛛膜粒回上矢
图6-58 第四脑室
图6-59 脑脊液循环途径
脑脊液具有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维持颅内压的作用。正常脑脊液化学成分和细胞数恒定。临床上检查脑脊液,可协助颅内疾病的诊断。
三、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血管
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其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1/6,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脑血流量减少或中断可导致脑神经细胞的缺氧甚至坏死,造成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
1.脑的动脉 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2/3和间脑的一部分;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间脑后部、小脑和脑干。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都发出皮质支和中央支,皮质支营养皮质和浅层髓质;中央支营养间脑、基底核和内囊等。
图6-60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动脉
图6-61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动脉
(1)颈内动脉 自颈动脉管入颅腔后,分支营养脑和眼球等结构,主要分支有:
1)大脑前动脉 发出后进入大脑纵裂,沿胼胝体的背面向后行,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大部分皮质(图6-60)。其起始部发出数支细小的中央支,供应豆状核和尾状核的前部及内囊。左、右大脑前动脉之间有前交通动脉。
2)大脑中动脉 为颈内动脉主干的延续,进入大脑外侧沟后行,分布于大脑上外侧面的大部分皮质(图6-61)。在起始部发出数支中央支供应豆状核的大部分、尾状核和部分内囊(图6-62)。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的病人,中央支易破裂而导致脑出血。
3)后交通动脉 在视束下面后行,与大脑后动脉吻合。
(2)椎动脉 经枕骨大孔入颅后窝,在脑桥的基底部,左、右椎动脉合成一条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发出分支营养脑和脊髓的相应部位,其主要分支有大脑后动脉。
大脑后动脉绕大脑脚向后,分支分布于颞叶下面、内侧面和枕叶。起始处发出细小的分支,分布于丘脑枕、内、外侧膝状体和下丘脑等处。
(3)大脑动脉环 称Willis环,围绕着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颈内动脉、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互相通连组成(图6-63)。动脉环将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相互沟通,以调节左、右大脑半球的血液供应。
图6-62 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和中央支
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全章)》PPT教学课件.ppt VIP
- 数字集成电路部分课后习题chapter11ex.pdf VIP
- 安全通信与安全通信标准EN50159.pdf VIP
- 消防安全管理方案.docx VIP
- 锂电池储能系统技术协议.doc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全52套.pdf VIP
- 2025年福建厦门海关口岸门诊部招聘检验检测岗8人笔试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DB37_T 4614.2-2023 “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 第2部分:运营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