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地理实习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盘水地理实习报告

前言 一、 实习目的: 野外实习是地理类专业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野外考察、观察、描述,验证课堂理论学习内容,并学会在野外辨认和判断不同类型岩石、矿物、断层、节理等地质现象,识别与观察各种地貌类型,并理解其成因,能够将局部地质地貌现象与区域地壳运动史联系起来。此外,通过野外调查,还使学会使用地质罗盘、阅读地质图、野外地质地貌现象描述等野外工作基本技能。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初步掌握区域考察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实习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其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热情。 区域地质概况 六盘水市境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分水线为乌蒙山脉东支岭脊和苗岭山脉西端岭脊。地表河网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窄、水流急、落差大的特征。 六盘水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南,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区。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以间歇性新构造抬升为主,河流强烈下切,地形起伏剧烈,地形高差一般在1000-1500米左右,河流下切常达300-700米,形成雄伟的高山峡谷地貌景观。乌蒙山脉盘踞于云贵高原东部的斜坡之上,最高峰为韭菜坪,海拔2900.3米,是贵州省的最高点。六盘水最低处位于东部的北盘江河谷底部,海拔586.0米。高原斜坡地区由于喀斯特作用,山峰林立。区内碳酸盐岩广泛出露,占地表面积的58.19%。喀斯特地貌多彩多姿,孤峰、峰林、天生桥、石芽、溶洞、暗河、伏流层见叠出。 土壤以黄壤为主。西部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及西南浮动流的影响,相对湿度较小,海拔较高处为高原黄棕壤。各类地下水中,以潜水形式为主,承压水不多。 本区在区域地质分区中属华南板块的扬子陆块,位于该陆块的西南边缘,其东南与南华活动带相邻。扬子陆块形成于中、晚元古代四堡-晋宁期,长期以来比较稳定。南华活动带为晚元古代-早中生代裂谷带,加里东运动时闭合,与扬子陆块组成古华南大陆壳。印支期后,成为欧亚大陆板块的一部分。燕山期以来,华南板块发生了强烈活化,形成现在的基本构造格局。本区为扬子陆块的一部分,而扬子陆块又是华南板块的核心,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其构造运动、地层发育、岩浆活动、地貌形成与演化无不打上青藏高原隆起的烙印。本区境内发育泥盆纪至第四纪地层,复杂多样,以石炭纪、二迭纪、三迭纪地层分布最广。本区岩浆岩不甚发育,华力西期和燕山期有岩浆活动,多沿断裂入侵,也发生过多次火山喷溢,形成大片玄武岩。 由于本区自上古生代以来,经历10余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褶皱运动和升降运动,构造格局比较复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也以滑移系的形式,改变了周边地区的构造格局。 第三章 实习内容 一、 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一)地点:韭菜坪、石龙、凉都公园、湿地公园附近地区。 (二)时间安排: 1、2013年7月4日实习用具领取; 2、2013.7.5实习动员、部分老师提前出发联系住宿、交通等事宜; 3、2013年7月6日~7月13日地质地貌野外实习,包括野外考察、记录、资料整理; 4、2013年7月14日~7月16日 整理实习材料,撰写实习报告。 (三)具体路线安排: 1、7月6日:湿地公园附近地区; 2、7月7日~7月10日韭菜坪附近地区及天生湖; 3、7月11日:整理前几天实习的标本及资料; 4、7月12日:石龙附近地区; 5、7月13日凉都公园附近地区。 二、 实习主要内容 1、认识韭菜坪、石龙、凉都公园、湿地公园附近地区基本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 2、认识韭菜坪、石龙、凉都公园、湿地公园附近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如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等) 三、实习工具:地质锤,地质罗盘,手电筒,工兵铲,10倍放大镜,20倍放大镜,纸笔等。 实习线路及具体内容: 师院至德乌路线(7月6日): 观测点1.断层与褶皱:地层形成初期,都形成水平岩层,后期由于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得这些具有水平节理的岩层发生弹性形变,形成断层(如图1~1)与褶皱(如图1~2)。 图1—1断层 图1—2,背斜1~6代表地层由老到新 背斜、向斜图 观测点2. 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整合接触。其特点是:岩层是互相平行的,时代是连续的,岩性和古生物是递变的。 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根据两套岩层中间的不整合面上下岩层的产状及其所反映的地壳运动过程,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岩层平行,而以岩层缺失区别于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斜交不整合)。无论是平行不整合还是角度不整合,都常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