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doc

小学三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 大甲中心小学 姚锦端 一、 教材内容分析 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很多运动技能本身就是生活技能,就是应急技能。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与生活实际相关不大,练习的形式较为枯燥,通常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不高。但如果把前滚翻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一种应急技能,创设相关的情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前滚翻动作质量的高低,团身抱膝是关键。初学者易犯的错误,往往是用头顶着垫子,或是提臀过高,重心前移时不能迅速屈臂团身,也有的学生由于两臂用力不匀,屈臂程度不同,滚翻不正。教师应仔细观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年龄在九到十岁左右,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认知目标:了解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和一种应急技能了解前滚翻动作的关键是团身紧。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巧、协调和平衡素质。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树立较好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并敢于表现自我的良好品质养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习惯。 ×××××××××× ×××××××××× ×××××××××× △ 师生相互问好。 教师宣布本课主要内容和任务 安全教育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要求: 1.快、静、齐,精神饱满。 2.学生稍息,教师面对学生讲请授课内容 3.师生必穿运动鞋,运动裤 4.对列整齐一致,活动充分,动作整齐 组织:自由散点: × × ×× ×× × △×× × × 教法: 1.创设情景:游动物园。 2.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走跳, 要求: 1.模仿动物的走、跳要进入角色,充分活动关节. 2min 5min 开 始 部 分 教学内容: 1:前滚翻。 动作要领:蹲撑提臀,两脚稍蹬地,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颈、肩、腰依次触垫前滚,当滚到背腰时两手迅速抱腿,上体紧跟大腿成蹲立。 2.保护与帮助:保护着单腿跪在练习者侧面稍后的位置,当练习者后滚至肩部时,一手托肩一手托臀,助其滚转 重点:前滚翻 难点: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 3.游戏:障碍接力赛 游戏方法:学生分五组进行比赛, 教师放《森林狂想曲》音乐制造气氛,创设小猴必须跨小溪,钻山洞,绕过小山才能摘到果子的情景,比比哪一组摘的果子多 组织:四列横队,前后四人为一组 ● × × × 教学: 1.教师挂图展示前滚翻动作。 2.教师示范完整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3.教师讲解、示范先做前后滚动练习,身体团紧,屈肘翻掌于肩上,来回滚动 4.做前滚翻成并腿,体会腿的伸直过程 5.全过程示范分解动作,突出前滚翻中滚翻团身的动作技巧与顺势起立,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体验前滚翻动作。 要求: 1.教师讲解详细、示范动作标准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巡视指导学生练习,语言表扬激励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分组。 3.学生认真听讲、培养兴趣、尽快进入角色 4.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了解动作的全貌,学生勇于展示动作 5.学生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组织: ∩ ∩ ∩ ∩ ∩ ↑ ↑ ↑ ↑ ↑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教法: 教师创造情景,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要勇敢,充分发挥想象。 学生自主动手动脑摆设小山,小溪,山洞. 要求: 安静,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20min 10min 恢 复 整 理 部 分 整理部分 讲评 放松舞蹈: 队形 ×××××××××× ×××××××××× ×××××××××× ×××××××××× △ 教法: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要求:尽量的放松身体各关节,轻松,自然,愉快地消除运动疲劳。 学生自评,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 小结,表彰鼓励。 师生道别,收拾器材 3min 场地器材 垒球、竹竿、体操垫子10快、录音机一台、木板、篮子等道具 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0-45%左右 运动量:适中 课后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