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园居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田园居课件

* 请同学们做两道选择题: 1 .有两种人生道路: A 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  B 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学。 2 .如果走入社会,有两条路: A做官,有名有利。 B做农民,平平淡淡。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 的境界也就不同。 归田园居 陶渊明 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后人称之“靖节先生”, 自称为“五柳先生”。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家世衰 落,家境贫寒。青年时曾有建功立业之大志,却只做过几任小 官,未得重用。 东晋末年政局动荡,仕途充满风险,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仕,最后一次是 从澎泽令职位上退隐,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 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陶 渊 明 作 品 简 介 ……… 聆听诗歌配乐诵读 要求:想象诗歌所绘之景 归 园 田 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归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尘网 樊笼 比喻 官场 本性 守拙 [安平乐道 洁身自好] 园田 自由 安逸 喜悦 [厌恶] 误—悔恨之深 谈谈你的感受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