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_地球的运动_第三课时教案_.doc.doc

1.3_地球的运动_第三课时教案_.doc.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_地球的运动_第三课时教案_.doc

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及其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 能力目标 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能准确地解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天体)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用科学的理论批判伪科学、反科学的观点。 ●教学重点 1.黄赤交角的形成。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难点 1.黄赤交角的形成。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方法 1.借助教具、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2.运用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运用动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是同时进行的(再用三球仪演示说明),这两种运动各自形成了一个平面 (板书): 自转运动——绕轴运动赤道平面 三、地球运动 黄赤交角 公转运动——绕日运动黄道平面 由于这两个平面不是重合的,两个平面之间有一个夹角(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教师可再用经纬模型仪进行演示:把讲桌中间的粉笔盒当作太阳,手拿经纬仪绕着讲桌转动,经纬仪中间的平面是赤道平面,把讲桌面看作黄道平面,这样在经纬仪的赤道平面与讲桌面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夹角),这个角在天文上称为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打出图1.24投影片用教鞭给学生指出) (承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地轴北端或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所以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是在不断变化的。 (提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变化)有没有规律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7页第二段及18页图1.23来分析、思考。 (教师进行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在一年中是很有规律的。我们可以把课文图1.23,转换成黑板上这幅图就更容易理解(指图讲解): 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最南的一条纬线—23°26′S,此后开始向北移动,大约过三个月,到第二年春分日(3月21日)到达赤道上,然后再继续向北移动,6月22日夏至日时直射在最北的一条纬线——23°26′N,过了这一天就开始向南返,秋分日(9月23日)回到赤道上,然后继续向南移动,到12月22日冬至日时,又直射到最南的纬线——23°23′S上,过了这一天又开始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地在南、北纬23°26′的纬线上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板书)所以,在天文地理学上把23°26′N的纬线和23°26′S的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天5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提问)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时刻不停地处在运动状态,我们研究地球运动有什么地理意义呢?它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 (承转、过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的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使地表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的具体体现,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板书)1、昼夜长短的变化 (先让学生读图1.26自己思考、分析,教师在黑板上绘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并同时打出投影片) (教师结合图示引导学生分析) 对于北半球来说,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有规律的: 夏半年(春分——秋分):昼长大于夜长 冬半年(秋分——春分):夜长大于昼长 北极圈以北地区夏至日有极昼,冬至日有极夜现象。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可用投影片打出或板书归纳):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黄赤交角的形成以及又其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重点难点较多,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