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安全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库安全培训课件

* * 液化操作安全知识培训 油库静电的危害及预防 一、油库静电产生的原因 体石油产品在流动、过滤液、混合、喷雾、喷射、冲洗、加注、晃动等情况下,由于静电荷的产生速度高于静电荷的泄漏速度,从而积聚静电荷。当积聚的静电荷,其放电的能量大于可燃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并且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静电危害。 二1、引起油品及油蒸汽的燃烧爆炸和火灾。 ? 当带电体与不带电体或静电电位很低的物体接近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并产生火花。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或大于周围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而且可燃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或、油库静电的危害 含量也已在爆炸极限范围以内时,就能立即引起燃烧或爆炸。 2、二是引起电气元件的误动作及作业条件受到限制,妨碍经营。 3、三是引起人体电击及因电击造成二次伤害 油库电气安全静电的危害及预防 2、防止人体带电? (1)人体接地? ? 在有静电危害的场所,应注意看装,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和手套,不得穿用化纤衣物。 (2)工作地面导电化? ?????特殊危险场所的工作地面应是导电性的或造成导电性条件。? (3)安全操作? ????不准使用化纤材料制作的拖布或抹布擦洗物体或地面。工作中应尽量不进行促使人体带电的活动。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 (4)接地? ????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简单易行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接地可以通过接地装置或接地导体将带电体上的静电荷较迅速地引入大地,从而消除了静电荷在带电体上聚。?? 油库防火防爆常识 1、加强消防组织领导与安全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树立生产必须服从安全的原则。 2、控制可燃物,清除油库附近的杂草和其它可燃物,设防火间距,杜绝跑冒滴漏事故。 3、消除着火源、引火源。严格执行入库制度,严格明火管理制度。 4、保证消防、储存、输油设备性能完好,运行可靠,并及时维护保养。同时石油库还要有一定的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防止蓄意破坏,严格值班制度和巡检制度。 油库防火防爆常识 一、油品火灾的特点 1、突发性。突发性是指相对人的感官而言的。油品、油气混合浓度达到燃烧、爆炸条件时,就有可能在短促的时间内发生火灾、爆炸。 2、燃烧过程中热值高、辐射热强。 3、燃烧与爆炸相互转化。由于燃烧过程中气体浓度不断变化,所以燃烧和爆炸是相互交替发生。 4、油品密度小、沸点低,燃烧速度快。 5、轻质油品多数呈稳定燃烧状态,重质油品燃烧时,火焰呈现时高时低现象,易出现沸溢和喷溅。 6、复燃、复爆性强。 油库防火防爆常识 二、油罐发生火灾时的形式 1、先爆炸后燃烧 当罐内液面以上的油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具有点燃能量的火花,即瞬间发生爆炸,随后产生猛烈的燃烧。 2、先燃烧后爆炸 油罐发生火灾后,在燃烧中爆炸,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物理性爆炸。主要是受高温使罐内蒸汽压力急剧增加而发生爆炸。 (2)辐射热引起的爆炸。主要是燃烧罐相邻的油罐受到高温辐射热导致罐内蒸汽增加,通过呼吸阀等部位向外扩散,遇到外部燃烧明火发生爆炸。 (3)回火引起爆炸。由于燃烧罐的罐盖未被破坏,当采取罐底部导流排油时,如排速过快,罐内产生负压,大量空气进入罐内,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导致回火爆炸。 油库防火防爆常识 二、油罐发生火灾时的形式 3、爆炸后不再燃烧 油罐内油品温度低于闪点,而蒸汽浓度又处于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内;或者油罐内虽然没有储油,但存有油蒸汽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一旦遇到火花,瞬间爆炸后不再燃烧。 4、局部稳定燃烧 轻质油品在呼吸阀、人孔、光孔、量油孔等处形成稳定燃烧,燃烧初期火焰呈火炬状,热辐射不强,容易扑救。 石油库防火防爆常识 一、油罐区火灾扑救 1、发现油罐区火灾,应立即报警,拨打火警电话119. 2、油罐区地面、水沟等处着火,应立即用身边的消防器材扑救,力争在初期阶段将火扑灭,以防扩大。 3、油罐管线、阀门、仪表接口、焊缝等处着火,应立即用以上方法进行扑救,同时还要采堵漏、泄料、关闭等措施予以配合,并用消防水冷却,防止复燃。 4、应在初期阶段立即用石棉被、棉衣等封闭窒息灭火,或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对准火根直接扑救。若发现内有响声,且无烟或烟发黄、发蓝,将有爆炸危险,应立即撤退,等待救援。 5、油罐爆炸着火,呈火炬型固定燃烧,消防队进行灭火的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着火罐和相邻罐进行冷却保护。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