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兼采——耶律楚材、耶律铸父子信仰问题再探.docxVIP

治世兼采——耶律楚材、耶律铸父子信仰问题再探.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世兼采——耶律楚材、耶律铸父子信仰问题再探

治世兼採——耶律楚材、耶律鑄父子信仰問題再探王頲2011-01-10 20:44:45 阅读?543 次作者提供,原载《西域南海史地研究初集》【提要】按照陳垣先生的說法:耶律楚材“不喜歡”道教而於丘處機死後不久寫下了《西遊錄》,表達了與道教的“宣戰”。這部書在元“不多見”,究其原因,蓋緣其子耶律鑄信仰與其父“異趣”,爲偏護道教而將原版銷毀所致。本文通過重新考察,進而作出補釋:耶律楚材篤信釋氏,晚年尤劇;當其早年,雖於修養上傾向佛法,但在治世上卻是主張三教並進。正是因爲持有如此立場,耶律楚材對丘處機的西覲積極促成;只爲日後道徒做出許多恃勢欺淩釋、儒的舉動,才引起了極端不滿,從而導致了“決裂”。《西遊錄》一書之流傳不廣,關鍵在於全真嗣任教主尹志平的政策改變。耶律鑄的信仰應爲老、釋並重,其所作“瑞應鶴”詩,恐怕也只是一種聽聞“典故”的即興吟詠罷了。?一?  關於“大蒙古國”臣子“中書令”耶律楚材與全真教掌門長春真人丘處機的關係,史學大師陳垣先生曾有《耶律楚材父子信仰異趣》一文加以闡發。該文詞語精煉而內容豐富,支脈衆多而剖析清晰,不愧出自大家之手。其結論如下:一、“丘長春(處機)去西域時,途中創作了許多詩。耶律楚材雖然不喜歡道教,但因爲在西域作詩的朋友少,所以見了丘長春,也未嘗不高興。他在邪米思幹與丘長春倡和的詩,有好幾十首,都載在他《湛然居士集》裏。但是,他一邊同丘長春倡和詩,一邊對於道教是不滿的”。二、“到了一二二七年、他(耶律楚材)卅九歲時候,奉成吉思汗命回到燕京時,正值道教極盛之時,好些佛寺都被改作道觀。楚材見了,更爲不悅。所以就作了一部《西遊錄》,有四千九百餘字,後半截是攻擊全真教的。是時,丘長春剛死不過一年,楚材明白與全真教宣戰了”。三、“此書(《西遊錄》)流傳稀少的原因,據我(陳垣)所研究,與耶律楚材的兒子極有關係,因耶律楚材父子信仰是不同的。耶律楚材信仰佛教,排斥道教;而他兒子耶律鑄是很喜歡道教的。他父親死後,此書當然禁止印行,或者是毀了板亦未定。因此書是他家刊行的,他兒子自然有銷毀的權”[1]。關於以上結論,尚有可以“補釋”的內容。  耶律楚材的“信仰”,除以“儒術”爲“經世”用外,在心性修養、情操陶冶上主要歸結於“佛理”。《湛然集》卷首行秀《湛然集序》、卷六《寄用之侍郎》:“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年二十有七,受顯訣于萬松(行秀)。其法忘生死,外身世,毀譽不能動,哀樂不能入。湛然大會其心,精究入神,盡棄宿學,冒寒暑、無晝夜者三年,盡得其道。萬松面授衣頌,目之爲湛然居士從源。自古宗師,印證公侯,明白四知,無如此者。湛然從是自稱嗣法弟子從源,自古公侯,承稟宗師,明白四知,亦無若此者”。“予(耶律楚材)謂窮理盡性莫尚佛法,濟世安民無如孔教。用我則行宣尼之常道,舍我則樂釋氏之真如,何爲不可也”[2]。逮其晚年,這種“趨勢”愈益明顯。據其子耶律鑄提到臨終前的情形,幾乎到了非常“癡迷”的狀態,以致覺得自己去了天上爲“寶輪”、“寶刹”作記。《雙溪醉隱集》卷二《哭尊大人領省》:“尊大人領省(耶律楚材)臥疾日,忽謂人曰:天帝釋新起寶輪,請吾爲記。記已成,吾爲汝輩誦之,誦教過左右,無曉書者,即忘之。又雲:天上寶刹亦成,鐘聲甚佳。謂侍者曰:如聽此否?後數日,有白雲突出帳中如虹霓,然上徹霄漢,終日不絕。人皆哭曰:公行矣;尋薨”[3]。  成吉思汗徵召丘處機西覲,肇端于太祖十四年。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丘真人》:“己卯(太祖十四年),[丘處機]居萊州。時齊、魯入宋,宋遣使來召,亦不起。是年五月,太祖自乃蠻國遣近侍劉仲祿持手詔致聘。十二月,至隱所”[4]。其時,耶律楚材恰好也在“西域”,在成吉思汗的身邊。由於合罕的信任與本係“金源望族”,時爲“必闍赤”的耶律楚材的態度,對於是否發出這份邀請定然産生影響。從耶律楚材的自我表白來看,他曾努力促成,爲的是“三教”並進。《西遊錄》卷上、下:“戊寅(太祖十三年)之春,三月既望,詔征湛然居士扈從西征。迨天兵旋斾,丁亥(二十二年)之冬,奉詔搜索經籍,馳驛來燕”。“客曰:仆與君定交積有年矣。知仆者莫如君,知子者莫如我。君幼而學儒,晚而喜佛,常謂以吾夫子之道治天下,以吾佛之教治一心,天下之能事畢矣。盟猶在耳,皎如星日。昔丘公之北行也,子贊成之,獨吾夫子之教、吾佛之道,置而不問。子豈非自沮其志乎?居士(耶律楚材)曰:余以爲國朝開創之際,庶政方殷而又用兵西域,未暇修文崇善;三聖人教皆有益於世者。嘗讀《道》、《德》二篇,深有起予之歎,欲致吾君高踏羲皇之迹,此所以贊成之意。亦將使爲儒、佛之先容耳;非志沮而忘本也”[5]。  耶律楚材與“丘長春”的“倡和”詩,於前者的文集《湛然集》中爲數非少。據王國維《耶律文正公年譜》,含卷一《過金山用人韻》、卷二《過陰山和人韻》四首、《再用前韻》、卷七《過金山和人韻》三首,卷五《過閭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