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热偏差燃烧调整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除热偏差燃烧调整总结

* * * * * * * * * * * 沧东电厂 消除热偏差燃烧调整总结 锅炉概况与主要设计参数 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号机组锅炉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生产的SG2080/25.4-M969型、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燃烧器摆动调温、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燃煤锅炉。 锅炉炉膛宽18816mm,炉膛深18816mm,高度为77250mm。容积热负荷(BMCR):85.08kW/m3,截面热负荷(BMCR):4556 kW/m2,燃烧器区域面积热负荷(BMCR):1708kW/m2,炉膛后屏出口烟气温度(BMCR):1025℃,屏底烟气温度(BMCR):1370℃。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项 目 单位 BMCR BRL 过热蒸汽流量 t/h 2080 1979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 25.40 25.28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 571 571 再热蒸汽流量 t/h 1764 1638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MPa 4.60 4.38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 3.66 3.28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 318 313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 569 569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 283 279 燃烧器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 单位 数值 单只煤粉喷嘴输入热 kJ/h 298.4 106 二次风速度 m/s 56.8 二次风风温 ℃ 335 二次风率 % 76.2 SOFA % 30 CCOFA % 10 周界风 % 10 一次风速度(喷口速度) m/s 24.2 一次风率 % 17.9 一次风风温 ℃ 76.7 燃烧器一次风阻力 kPa 0.5 燃烧器二次风阻力 kPa 1.0 相邻煤粉喷嘴中心距 mm 1882 负荷稳定状况下,末级过热器左侧过热蒸汽温度与同侧最高管壁金属温度差值一般在25-30℃之间变化,由于末级过热器管壁金属超温报警值为595℃,金属超温限制了左侧过热蒸汽的运行设定值,一般较设计值低8-12℃,无法按设计值运行。 过热蒸汽温度运行调整存在的问题 4号炉末级过热器金属壁温测点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为锅炉厂设计提供的壁温测点,总共22个,沿炉宽方向均匀分布,两个相邻测点之间间隔了三排管屏,壁温测点安装在每排管屏的第一根管上;另一部分为电厂安装的壁温测点,即在82排管屏的第一根管子上都加装了壁温测点,并且在第14排与第64排管屏上加装了全屏测点。左侧壁温偏高的测点主要有末级过热器金属壁温2(第十排第一根管子,下图绿色线)、末级过热器金属壁温(第十四排第五根管子,下图粉色线)、末级过热器金属壁温8(第三十四排第一根管子)。 下图中的蓝色三角符号所标注线为末级过热器左侧出口蒸汽温度,黑色三角符号所标注线为机组功率,其它线条为左侧有代表性的管壁金属温度。可以看出,在低负荷时(小于400 MW),左侧金属温度的不均匀性较大,高壁温(黄色线)与低壁温(绿色线)的温度相差近40℃。 过热蒸汽温度运行调整存在的问题 图1 在高负荷与低负荷工况下,末级过热器左侧管壁金属温度偏高的区域有明显区别。在高负荷时,接近炉壁的管排金属温度偏高,主要为图1中的末级过热器金属壁温2(第十排第一根管子)、末级过热器金属壁温(第十四排第五根管子),而靠近炉膛中心管排金属壁温偏低,图1中的末级过热器金属壁温6(第二十六排第一根管子)、末级过热器金属壁温8(第三十四排第一根管子),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低负荷时壁温较高的管子在高负荷时壁温下降了,高负荷时壁温较高的管子在低负荷时壁温则较低。 在高负荷与低负荷工况下,末级过热器右侧管壁金属温度相对比较均匀,如图1中的末级过热器金属壁温16(第六十六排第一根管子),高负荷与低负荷壁温变化不明显。 过热蒸汽温度运行调整存在的问题 在负荷升降过程中,会出现左侧过热蒸汽温度与同侧最高管壁金属温度差值突然变大的情况,致使运行调整困难,汽温波动幅度较大。如图2与图3所示,黑色三角线为机组负荷曲线,在负荷由510MW上升570MW的过程中,出现了汽温(深蓝色线条)不变而局部金属壁温突然上升的情况(如图2中的粉色线与绿色线) 过热蒸汽温度运行调整存在的问题 图2 图3 高温过热器入口一烟温分布结果 沧东电厂在4号锅炉利用检修机会,在末级再热器出口沿炉膛宽度方向均匀安装了17个烟温测点,以了解沿炉膛宽度方向的烟气温度分布。 高温过热器入口一烟温分布结果 可以看出,在660MW、550MW、460MW、350MW四个负荷下,烟气温度沿炉膛宽度方向的分布有较大的差异。在四个负荷点下,末级再热器出口右侧的烟气温度分布始终比较均匀,而左侧的烟气温度分布随负荷明显变化,660 MW、500 MW两个负荷下,左侧炉膛高温区域偏向左侧炉墙,而460MW负荷点,烟气高温区域向炉膛中心偏移,这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