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福和国中生活科技学艺竞赛举办经验分享.PDF

台北县福和国中生活科技学艺竞赛举办经验分享.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县福和国中生活科技学艺竞赛举办经验分享.PDF

台北縣福和國中生活科技學藝競賽舉辦經驗分享 * ** 王保堤、 彭映江 * ** 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 台北縣福和國中生活科技教師 壹、前言 二十一世紀是劇變的的時代,資訊科技迅速發展與流通,社會多元化的腳步 也越來越快,人類正面臨「第三次產業革命」-一個以「腦力」決勝負的「知識 經濟時代」(教育部,2001 )。換句話說,「創造力」已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知識 社會最關鍵的驅動力量,為求在多變的時代強化國民的競爭力,「有計畫」與「全 面性」地推動創造力教育,已是必然之勢。然而,創造力至今仍是個十分複雜且 頗具爭議的概念議題。過去的一些研究裡,曾追溯一些具創造力表現的傑出學生 其成長背景與其表現的相關影響因素,發現學生的創造力表現並非純然是遺傳的 問題,學生的個人特質、創造歷程以及創造環境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洪榮昭、 康鳳梅、林展立,2003 )。此外,在學生創造力的展現方面,亦有學者提出不同 的看法,認為科技創造力的內涵不只是多種意念的提出,更要有工具操作、材料 的處理,與最後產品成果的出現(李大偉、張玉山,2000 )。因此,學生創造力 培養與訓練,不僅只有經由藝術、語文或數學方面的能力來表現,透過科技創作 的練習及競賽,亦深具發展的可能途徑。底下將以台北縣福和國中93 學年度規 劃科技競賽的心路歷程作為分享,以供相關單位舉辦科技競賽之參考。 貳、規劃方向 基於「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作專題」以及「培養學生創意思考以及問題解 決能力」。自92 學年度起,筆者有幸參與台北縣福和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所組成的 團隊,嘗試將科學創意活動與校慶結合,希望在校內推廣成一種普遍性、常態性 的校內大型活動。透過活動的舉辦,開發學生多元智能以及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 的能力,期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以及可以帶著走的能力。因此,於92 及 93 兩個學年度,分別配合校慶規劃了「校慶科學園遊會」以及「福和少年科技 競賽」。 92 學年度的「科學園遊會」(圖一)適逢福和 17 圖一 科學園遊會 國中建校二十三週年,特擬舉辦多元科學性的園遊會,展現福和國中學生多元豐 富的一面。校慶舉辦前一個月,規劃團隊開始進行密集的籌畫工作,一方面尋找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負責協助學生,另一方面也廣邀師生家 長共同參與,希望藉由科學實驗遊戲的方式,將科學知能融入攤位活動中。校慶 特別規劃「闖關」遊戲,讓學生從「玩科學」,更直接的體會科學原理與其在生 活中的應用,也期盼能更進一步活絡師生間的情誼。 累積了前一年舉辦「校慶園遊會」的經驗,在 此利基之下,規劃團隊開始嘗試著往新的方向思 考,認為科學創意活動可以朝向「科技競賽」的模 式辦理,是以「第一屆福和少年科技競賽」(圖二) 的構想就此誕生。後者參考了各校「科學競賽」、 圖二 福和少年科技競賽 「POWERTECH 少年科技競賽」以及「台北市生活 科技學藝競賽」的辦理模式,發現藉由科技創作活動的舉辦,學生不僅可以從同 儕之間獲得較多的訊息與互動,透過「互相競爭」的機制,學生無論是參與程度、 構想創意的實用性與可行性,或作品製作的細膩度,都有更直接的展現,不僅是 創意解決方案的提出,透過工具的操作以及材料的處理,更將想法具體實現。 4 月26 日,在校長陳瓊、學校各行政單位、校內外評審老師、自然與生活 科技領域教師,以及數十位台灣師大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大四學生的協助下,「第 一屆福和少年科技競賽」順利圓滿的落幕。整個活動結束後(配合校慶活動,少 年科技競賽外,生活科技教師在校慶當天亦安排有學生作品成果展),受到校內 師生廣大的迴響,也將「創意設計與製作」的種子成功的種植在「福和苗圃」(福 和苗圃是彭映江老師為比賽所建置的數位學習平台)中。 參、舉辦模式 筆者有幸參與了近兩屆「台北市生活科技學藝競賽」以及「POWERTECH 少年科技競賽」的準備工作,更直接參與了「第一屆福和少年科技競賽」前置規 劃團隊,發現一個新的理念,要從研究階段轉換為學校課程,「創意活動的開發」、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