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见.doc

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见.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见

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见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造型人才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它是指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一种能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加工组合,创新新知识、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开拓新领域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国家对个人都有重要意义。21世纪是科学与技术革命更加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更层出不穷的社会,这样的一个社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不仅要摆脱贫困,更要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非有成千上万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难当此任,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目前教育迫不及待的任务。 培养创新精神,首先必须创设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如果一个班级有这种富有朝气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学生长期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和熏染,就会不甘平庸,勇于进取,逐渐培养起创新的精神。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教师唯我独尊,学生唯命是从,教师以管代教,以管代导,缺乏民主气氛;教师声色俱厉,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育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还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的书呆子。因此,在班级活动中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改革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育方法 科学发明往往从观察开始。青霉素的发明者,英国著名的细菌学者费莱明说:“我之所以能发现盘尼西林,是从一次偶然的观察中产生的,我的唯一功劳,是我没有忽视观察。”一个有创造成就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告诉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要启发他们观察重要的现象和环节,养成他们善于从隐蔽的细节中,经过思考,探索事物本质的习惯。每天的晨会,以前大多数是教师“训”,学生“听”的模式,孩子们毫无兴趣,白白浪费早晨的时间。为此,我鼓励孩子思考,想象怎样改变朝会,孩子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从电视、电台所搜集到的资料,创办了“小青蛙广播站”,在广播站里有“书海一游”、“科技天地”、“七色花”等栏目。这些栏目都是孩子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学生对此有极大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想象的潜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学生的奇思异想,不要冷嘲热讽,要给于鼓励。教师要给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对想象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更加绚丽,更加美妙多姿。 二、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精神 如何营造创新的氛围呢?我觉得,首先班级里面应该有一种民主的气氛,只有有了民主的气氛,才能形成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有了这种氛围,学生才能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如选干部,如果由老师钦定,学生一定不能接受,甚至会有反感,干部的工作也难以开展。但是如果采用民主的方式进行,由学生提名,经过几上几下的酝酿,最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敲定,选出来的班干部肯定最准确,在学生中最有威信,也易以开展工作。又如开展某一项活动,比如校运会,让学生自己去组织,自己去发动,自己去定人定项目,自己去报导宣传好人好事,自己去组织学生护理运动员(老师做指导),比老师包办无疑要好得多,既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疏漏,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思广益,把活动搞好,又能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 其次,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摒弃自己的绝对权威,平等对待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使师生关系融洽,我觉得要做到:教师平易近人,不摆架子。教师不能以为自己是班级的主宰者,应该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和陈述观点,甚至允许学生跟老师辩论;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发展个性;应该经常肯定和表扬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树立可供学生学习和仿效的榜样;应该经常与学生沟通感情,经常与学生座谈、谈心和交流;应该经常了解和关心学生的难处,为学生排忧解难……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班上就会出现一种宽容、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对创新的追求更加执著和自信。 三、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人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过程的心理因素,除智力因素外,影响人的认知过程的其它心理因素,可概括为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乐观程度等。大量的事实证明,许多学生成绩不良的学生并非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