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元朝的建立与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docVIP

第3课时 元朝的建立与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时 元朝的建立与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第三课时 元朝的建立与五代、辽、宋、夏、金、元 时期的文化 一、选择题 1.“……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诗句反映的是蒙古高原哪一时期的状况(  ) A.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前 B.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后 C.元朝灭亡前 D.忽必烈统一全国后 答案:A 2.(2009·北京文综,13)北京孔庙(见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解析: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制词语“元朝”,此题可用排除法,科举制开始形成于隋朝,排除A项;殿试成为科举定制是在北宋,排除B项;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是在明清时期,排除C项。元朝建北京孔庙,实行科举制说明元朝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答案:D 3.(2010·改编)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王朝,吸取前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方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为后来历代沿用。这个王朝和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宋代削弱地方职权 B.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元朝设立中书省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答案:D 4.(2010·模拟精选)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解析:人文主义和因信称义都重视并维护人的本能,都可以作为西方“不禁人的本能”的依据。民贵君轻、天人感应与“禁本能”无关。“致良知”强调重视人的内心修养。只有“存天理、灭人欲”最能体现“禁本能”的观点。 答案:C 5.(2010·基础题精选)2008年7月28,汇集中国24省、77家文博单位的271件“科技文物”首次相聚于新落成的中国科技馆,请你为“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按照时间线索布置,再现中国古代科技的丰富内涵。正确的布置顺序是(  ) ①活字印刷术 ②管形火器“突火枪” ③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 ④雕版印刷术 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③①④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期出现,管形火器“突火枪”是在南宋时期发明的,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是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创制的,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因此,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6.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3~13世纪之间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知识水平。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的有(  ) ①雕版印刷术 ②记录太阳黑子 ③实测地球子午线 ④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⑤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7.(2010·改编)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学术方面,第二种在战事上,第三种在航行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宋代理学 答案:A 8.“今为术,莫若用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惊蛰为仲春之一日,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岁岁齐尽,永无闰余。”该材料出自(  ) A.“太初历” B.《大衍历》 C.《梦溪笔谈》 D.《授时历》 解析:题中材料反映了把一年四季节气和12个月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它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与此相关的是C项。 答案:C 9.《从历史上看不发达的问题》一书说道:“欧洲在技术方面确实曾大得益于其他地方特”13世纪时,向外传播而使后来欧洲得益于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有(  ) ①火药 ②造纸术 ③指南针 ④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造纸术是公元8世纪的唐朝时期外传的,其他都是在公元13世纪的宋元时期外传的。 答案:D 10.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答案:C 11.词句“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反映了辛弃疾(  ) A.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 B.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 C.关心市民的生活 D.对封建腐朽统治的揭露 答案:A 12.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研究课题,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错误的是(  ) A.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明进程 B.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