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人教版必.ppt

242《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人教版必.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2《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人教版必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析《声声慢》抒情主人公形象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少女生活的无忧无虑 幸福的贵妇人生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思考:你从这首词里读出了什么? 秋风渲染愁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自古逢秋悲寂寥” 梧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1、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2、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感悟意境: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添愁、助愁 情感:国破家亡之悲、丧夫孤独之愁 颠沛流离之苦 分角色合读: 一名女生 ———— 抒情主人公李清照的道白 女合 男合 抒情主人公李清照的内心 独白 ———— 女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女合: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男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女合: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男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女独: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 声 慢 李清照 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艺术手法: 描写 抒情 修辞 正面描写(白描手法) 侧面描写(烘云托月)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比喻、拟人、对比、象征、夸张 衬托:正衬、反衬(以静衬动、 以乐写哀等)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这些苦难经历像重物压在李清照艺术生命的弹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 * * * * 声声慢 李清照 语文组 编辑整理 这首词写在南渡 前,语言清新明快, 于自然活泼的画面中 表现了词人开朗欢乐 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 生活。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一种心情? 难道这样欢快的心情贯穿于李清照的一生? 文章音乐欣赏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诵读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调怎样? 点拨:抓直接抒情的句子 深沉凝重 哀婉凄苦 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 整体感知: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赵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方四十六岁。。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