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优质种质资源筛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籼稻优质种质资源筛选

籼稻优质种质资源筛选   摘要:从国际水稻所引进了296份籼稻微核心种质,分别在三亚、深圳、杭州和荆州考察了该套核心种质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并筛选出优质种质资源。结果表明,有8个品种在三亚表现为优质,36个品种在深圳表现为优质,32个品种在杭州表现为优质,24个品种在荆州表现为优质。其中,IR120982、IR122232和IR117277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均表现为优质,为中国南方稻区优质稻品种选育提供了优质供体亲本。  关键词:籼稻;优质种质资源;筛选  中图分类号:S5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1-0024-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1.007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1,2]。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长期以来育种家都将产量提高作为首要的育种目标,而忽略了水稻品质的改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稻品质低下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矛盾[3]。尤其是加入了WTO以后,国外优质稻对中国稻米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改良水稻品质,尽快培育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已经成为了水稻育种工作者的迫切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周少川等[4-6]从实际育种出发,提出了核心种质育种的理论,并根据该理论育成了多个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使广东省成为全国品质育种的领头羊。他们育成的黄华占等品种目前已经成为了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稻区的主栽品种[7]。  水稻品质包括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8],其中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直接关系到稻米的商品价值,因此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品质。同时,这两个品质都受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它们也是最难改良的品质。而筛选出在各种环境下都达到优质标准的种质资源,并加以利用,可以十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本研究从国际水稻所引进了一套含有296个品种的国际籼稻微核心种质,分别种植在海南三亚、广东深圳、浙江杭州和湖北荆州4个环境,考察所有品种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并从中筛选和鉴定在多个环境下均表现为优质的种质资源,研究结果将为水稻育种改良品种提供种质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所用的296份籼稻微核心种质由国际水稻所提供。这些品种来源于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其中来源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马达加斯加的品种较多。  1.2 材料种植  2012年冬季和2013年夏季分别在海南三亚、广东深圳、浙江杭州和湖北荆州种植全部品种,分别筛选出214、194、139和140份能正常抽穗成熟的品种。2014年在以上4个环境下分别种植各地能抽穗的品种,按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播种后35 d插秧,种植密度为20.0 cmtimes;26.6 cm。后期给高秆品种搭架,防止倒伏。每个品种成熟后即收种,避免过熟而影响品质。每个品种混收后晾干脱种,并室温储藏3个月后考察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1.3 性状考察  品质考察指标包括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率和整精米率。考察方法参见国家标准GB 1354-2009[9]。将10粒饱满的水稻谷粒置于坐标纸上首尾相连,不重叠,不留隙,测量10粒水稻谷粒的总长度,求其平均值即为水稻粒长,重复测量3次。将10粒饱满的水稻谷粒置于坐标纸上在横向最宽处相连,不重叠,不留隙,测量10粒水稻谷粒的总宽度,求其平均值即为水稻粒宽,重复测量3次。粒长与粒宽的比值即为长宽比。用1/100天平称取饱满的种子30克,用砻谷机将稻谷打成糙米,糙米的质量与稻谷质量的比例即为糙米率(用百分比表示)。再用精米机将糙米碾磨成精米,再逐一挑拣出碎米,留下整精米(整精米的标准为长度ge;完整精米4/5的米),并称重。整精米的质量与稻谷质量的比值即为整精米率(用百分比表示),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即为该品种的整精米率。每个品种随机挑选200粒整精米置于日光灯箱上,目测挑选出供试样品中有阴影的米粒即垩白米粒,记录垩白米粒数量。垩白粒数与全部米粒数的比值即为垩白粒率(用百分比表示),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即为该品种的垩白粒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亚优质种质资源筛选  214份核心种质在三亚的品质变异非常丰富。长宽比的变幅为1.72~5.54,垩白粒率的变幅为0~100%,垩白度的变幅为0~86.30%,糙米率的变幅为15.05%~93.88%,整精米率的变幅为1.86%~65.55%。外观品质中有79份达到了优质稻标准,占全部品种的36.92%;加工品质中有17份达到优质稻标准,占全部品种的7.94%。这214个品种中,有8个品种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均达到优质稻标准(表1),其中I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