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docVIP

2009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 文 一、(9分) 1.D(推论错误。“文学为本民族、国家服务”与“共通性”并不矛盾,“共通性”存在于为本民族、国家服务的文学中,过去是强调了“差异”而忽略了“共通性”) 2.B(核心是“把文学的价值取向指向全人类利益”,“为人类寻找新的共同心灵家园,提供共同的审美慰籍”) 3.C(文中并没有提到“要改变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现状,使两者成为彼此互补共存”,对“它所要建立的世界文学:‘既不是强势文化吃掉弱势文化的文学,也不是弱势文化反抗强势文化的文学’”理解不当) 二、(36分) 4.B(保全,保持完整) 5.B(①是说赵翼治世才能的;③是说总兵柴大纪的想法的;⑤是皇帝宴请) 6.D(“在诗歌创作上虽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他优异的才能还是被当时的人充分认可”理解不当。原句的意思是“赵翼作诗没有一首不是在人意中想写出来但别人却写不出来的,这也是他的才能优异的体现”。) 7.(1)主管部门因??(2)李侍尧醒悟,采纳赵翼的意见,第二天接到追还前一道圣旨的上谕,李侍尧受到特别奖赏。[句意2分,“从”(听从,采纳)、“明日”(第二天)、“膺”(受到,获得)各1分] 参考译文: 赵翼,字耘松,阳湖人。出世三年就能认字,十二岁时,一天能写成七篇文章,人们为他的才华感 后来出京城为镇安府知府。粤地百姓往常社仓交谷,用竹筐,以秤。主管部门因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在台湾造反,李侍尧前往福建掌管军队,他邀请赵翼与他一同前往。当时“总兵想内而大将军福康安率军继至,就能从鹿耳门进兵,打台湾的兵事平定,赵翼,著述自得其乐。赵翼尤其史学,著有《廿二史札记》、 8.用“羞涩”一语来描摹菊花,既写出了菊花经过一夜的浓霜摧打,无力抬起头来,似乎有些羞答答、苦涩涩的神态,同时又恰好表现出词人此时此地内心的羞愤苦涩之情。(5分。对菊花情态的分析,3分;对作者情感关联的分析,2分)。 9.(1)“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道出了诗人误入仕途的怨恨与懊悔;(2)“且尽清樽公莫舞”,表达了对官场得势之人不要过分轻狂的奉劝,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3)“六朝旧事”已如“一江流水”,又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的荣辱成败已经看透;(4)“万感天涯暮”,在面对黄昏时,想到身世国情,抒发出了对官场的厌倦与希望及时超拔出来的凄凉之感。(6分。写出3处得6分,(3)(4)合在一起说,意思表达的正确也可以) 10.(1)芳菲菲其弥章 余独好修以为常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 [(1)3分;(2)(3)答出一点即得3分] 13.肇教授是一个在生死关头具有先人后己的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的性格特点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把自己的水分给大家,自己因“几天不进水”而死;在临死前又想出了“一壶水”的主意来支撑大家走出沙漠,挽救了考察队队员的生命。(人物形象概括4分,“先人后己的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意思对即可)一项2分;情节说明2分) 14.探究示例:(1)小说故事情节启示我们: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没有信念和精神就不能走出困境。(2)从肇教授设计安排“一壶水”最后挽救了考察队员的生命这个具有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性格特点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伟大的一面,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需要的。(3)从孟海的言行上,我们也看到了人性利己的一面,可以引发人们对伟大与渺小、奉献与自利的思考。(4)从“我”认真履行肇教授的重托,带领大家走向希望的言行中,我们坚信这种崇高的人类精神是永远可以发扬光大的。(本题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两个方面探究,只要阐发的道理符合文本即可。情节与人物一个方面4分,就情节与人物的某一点探究即可,不必面面俱到,根据探究的深浅度适当给分。上面的4点仅供参考。) 四、(25分) 15.B、E(B、说“理解”不妥,并没有理解,从“嘲讽”的口气和下文的恳求可以看出;E、并非是托尔斯泰要焚毁艺术品,文中的“焚毁”只是一些作家不理解托尔斯泰的一种担心) 16.有钱人穷奢极欲,不劳而获的生活诱惑人走向堕落,败坏社会风气;国家为少数强人服务,是奴役人民的工具,教会和科学艺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6分。一点3分) 17.托尔斯泰并非真正有病。他屏弃寻乐,牺牲了打猎的嗜好,节食锻炼,办学校,以及他的道德革命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为他的夫人所理解,所以他的夫人认为他处于病态。(6分。认定托尔斯泰并非有病2分,写出托尔斯泰的做法2分,写出托尔斯泰夫人的看法2分) 18.通过正面描写,可以让读者直接了解托尔斯泰进行道德革命的一系列想法和做法。侧面描写主要写出了他的亲人、朋友对他的不理解,进一步突出了传主的做法超越了当时一般人的认识,以及特立独行的性格特征。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