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马类害虫诱控技术探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蓟马类害虫诱控技术探究进展

蓟马类害虫诱控技术探究进展 0 引言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通称,是一个庞大的昆虫类群。世界上已记录约7400 种,中国已记录约560 种[1]。蓟马是一类多食性昆虫,以植食性为主,寄主范围极其广泛。蓟马能通过取食、产卵于植物幼嫩组织部位造成直接为害,另外有的蓟马还能传播植物病毒造成间接为害,使得植物病毒在作物间传播扩散,最终对作物造成毁灭性的为害。蓟马类害虫为害在各地相继均有报道,对各地农作物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一直是农业生产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有害生物。目前,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害较为严重的蓟马主要有: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2- 4]、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5- 7]、烟蓟马(Thripstabaci Lindeman) [8- 10]、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11-13],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14-16]、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nall)[17-19]等。 由于蓟马生长周期短、繁殖力极强,当前主要依靠杀虫剂进行防治,以迅速降低其虫口基数。然而,在现实农业生产中,因蓟马一生具隐匿性,为害不宜发现,常缺乏理想、高效的杀虫剂,从而导致单一药剂的长期滥用,导致抗药性、农药残留、害虫再猖獗等为主的“3R”问题愈发严重。另外,目前许多蓟马的生物防治技术尚不成熟,在田间难以取得很好的防效和应用推广。 诱控技术作为一种无公害防治方法,对于隐匿性、钻蛀性害虫的防治具有良好的防治潜力和应用前景。另外,诱控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有效、成本低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同时对减少农药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应在生产实践中广泛推广。因此为更好地了解诱控技术在蓟马防控中的应用,笔者对蓟马类害虫的诱控方法与技术进行论述和总结,以期为蓟马类害虫的诱控技术集成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 诱虫板 诱虫板诱集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将粘虫胶涂在色板上来防治虫害,其中蓝板和黄板应用较广泛。防治效果显著的害虫有蚜虫、斑潜蝇、烟粉虱、白粉虱、蓟马等[20]。近年来,诱虫板被逐渐引入农业生产中以防治田间蓟马。很多研究表明,蓝板对蓟马类害虫防治效果最佳。陈华平等[21]研究表明蓝色粘卡诱捕棕榈蓟马效果较其他7种颜色明显且差异极显著。吴青君等[22]从18 种颜色中筛选出对西花蓟马最具吸引力的是海蓝色。因此,蓝色粘虫板可用于西花蓟马的种群监测和防治[23-25]。肖婷等[26]研究表明对草莓花蓟马诱集效果最好的是天蓝色。唐良德等[27]实验结果表明,蓝色对豆大蓟马的吸引作用最强,吸引率达47.7%。李江涛等[28]在不同颜色的粘虫板组合试验中发现,黄色、紫色分别和蓝色进行混配,当蓝色占优时,黄色、紫色单一颜色色板比混配色诱集到的虫量少。Gharekhani等[29]研究表明黄板和蓝板对烟蓟马有很好的诱集效果,诱集比例分别为44%和40%。Abdullah 等[30]通过实验得出蓝板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比黄板多2 倍。Muvea等[31]利用粘虫板对蓟马进行监测时发现黄板对茄科蔬菜上的蓟马有明显诱集作用。诱虫板对蓟马的诱集能力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诱虫板的田间诱虫效果,还往往与色板悬挂高度和悬挂方向等挂板方法密切相关[20]。卢辉等[32]和欧善生等[33]分别通过诱虫板诱集香蕉花蓟马和丽花蓟马,结果发现诱虫板颜色与悬挂高度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黄板悬挂于花蕾中部时对香蕉花蓟马诱集量显著多于悬挂于花蕾顶部和高于花蕾时,蓝板对丽花蓟马诱集效果最佳的悬挂高度为高于山银花花蕾底端10~30 cm。诱虫板诱集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其使用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另外诱虫板在害虫预测预报方面的应用也待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2 杀虫灯 杀虫灯是利用光波共振技术和害虫的趋光性、趋波性,引诱害虫扑向光源,再利用高压、药物、水淹等方式杀死害虫,从而达到降低害虫虫口基数的目的[34]。昆虫对光具有不同程度的趋光性,而且还对光的波长具有选择性,因此,灯光诱杀是害虫防治的一种重要措施[35]。国内外学者开展了许多关于蓟马类害虫的光敏感性研究。范凡等[36]在研究不同波长和光强度对西花蓟马雌虫趋光行为的影响时发现,对西花蓟马趋光率较高的单色光波长为380、498、524 nm;唐良德等[27]研究发现波长为440、461 nm 的蓝色光源对豆大蓟马有很强的引诱作用;王琛[37]研究表明茶黄蓟马敏感光源在360、440 nm;Matteson 等[38]通过视网膜电位技术研究西花蓟马趋光行为,在540 nm达到诱集最高峰;在吸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