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母种培养基配方优化技术分析.docVIP

蛹虫草母种培养基配方优化技术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蛹虫草母种培养基配方优化技术分析

蛹虫草母种培养基配方优化技术分析  摘 要: 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固体培养基对蛹虫草菌株的菌丝体进行培养,以菌种初萌发时间、菌丝长速、菌丝长势、菌丝长满斜面所需时间为指标,筛选出蛹虫草母种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20%马铃薯提取液中加入1%葡萄糖、1%蛋白胨、2%琼脂、0.5%KH2PO4、0.3%MgSO4、VB1(10 mg·L-1), pH值5.8。在该培养基上,菌种的初萌发时间最短,为2 d;菌丝长速最快,为6.3 mm·d-1;长势最强;菌丝满管时间最短,为10 d。  关键词:蛹虫草;母种培养基;配方;优化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0.004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L.)Link.]又称北冬虫夏草,北虫草,与冬虫夏草同属异种,隶属真菌门、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科、虫草属,是蛹虫草真菌寄生在鳞翅目夜蛾科昆虫蛹体上形成的子座与蛹体的结合体[1-2]。蛹虫草是著名的食药用菌,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具有补肺益肾、抗疲劳、抗肿瘤、抗衰老、美容养颜等保健作用,以及显著增强免疫力的功能[3-4]。其菌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并含有锌、铜、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维生素不但种类多,且含量极为丰富。虫草属真菌的深层培养,主要目的是大批量生产菌丝体,并从培养液中提取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甘露醇、SOD等多种有效成分[5-6]。经中国中医研究所等权威机构检测发现,蛹虫草中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均接近甚至超过冬虫夏草。近年来,人们把人工培育的蛹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以替代天然冬虫夏草的不足。研究表明,蛹虫草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具有基本相同的有效成分及药用与滋补功效[7]。 论文代写  蛹虫草母种培养基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所述培养基各有不同,产量与品质也高低不一,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其产业发展。在蛹虫草的母种培养中,培养基的配方是否优良,直接影响菌丝体的生长。因此,对蛹虫草母种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筛选出适合蛹虫草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母种配方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试验以不同的研究人员试验获得的6种母种培养基为基础,以菌种初萌发时间、菌丝长速、菌丝长势、满管时间为指标,筛选出母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以期应用于蛹虫草的生产和科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 种  蛹虫草试管母种由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1.2 主要仪器  不锈钢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生产,型号:LDZX-30FB;超净工作台,苏净集团安泰公司制造,型号:SW-CJIFD;恒温培养振荡器,天津市欧诺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型号:HNY-2102。  1.3 培养基设计  根据蛹虫草生长所需营养条件及不同研究人员提供的最佳配方确定。  1.3.1 配方1 葡萄糖10 g、蛋白胨10 g、琼脂20 g、MgSO4 0.3 g、KH2PO4 0.5g 、VB1(50 mg·L-1)、蒸馏水1 L、pH值5~6。  1.3.2 配方2 葡萄糖10 g、牛肉膏10 g、琼脂25 g、MgSO4 0.6 g、KH2PO4 2 g、乙酸钠5 g、柠檬酸二胺2 g、MnSO4 0.25 g、吐温80 mL、酵母粉5 g或酵母膏10 g、蒸馏水1 L、pH值6.2~6.4。  1.3.3 配方3 蛋白胨10 g、牛肉膏3 g、琼脂17 g、NaCl 5 g、蒸馏水1 L、pH值7.2左右。  1.3.4 配方4 葡萄糖10 g、琼脂20 g、MgSO4 1 g、KH2PO4 1.5 g、VB1(50 mg·L-1)、CaCO3 1 g、蒸馏水1 L、pH值5~6。  1.3.5 配方5 葡萄糖15 g、柠檬酸铵 2.5 g、琼脂20 g、乙酸钠5.5 g、MgSO4 0.65 g、MnSO4 0.3 g、KH2PO4 1.5 g、蒸馏水1 L、pH值自然。  1.3.6 配方6 20%马铃薯提取液中加入1%葡萄糖、1%蛋白胨、2%琼脂、0.5%KH2PO4、0.3%MgSO4、VB1(10 mg·L-1)、蒸馏水1 L、pH值5.8。  1.4 方法步骤  1.4.1 培养基制备、分装与灭菌 按培养基制备的常规技术,分别制作以上6种配方培养基。配方中有马铃薯者,将马铃薯削皮、去掉芽眼切块(0.5 cmtimes;1 cm),称质量。置沸水中煮30 min,用4层纱布过滤挤压取其汁液至于烧杯中,同时加入琼脂及其它药品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加水定容至1 L,测定并调整酸碱度。将制备的培养基分别装入试管中,装量为管高的1/4。每种配方装6支试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