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软枣猕猴桃中生物活性成分综述
软枣猕猴桃中生物活性成分综述
软枣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arguta (Sieb. amp; Zucc) Planch.ex Miq.)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植物。软枣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水果,具有滋补强身、生津润肺等作用。本文对软枣猕猴桃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综述,为将软枣猕猴桃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1 黄酮类物质
栾云峰等[1]建立了ZrOCl2 比色法测定软枣猕猴桃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更加准确,软枣猕猴桃中总黄酮含量为0.0322%。秦雪等[2]采用硅胶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技术,从软枣猕猴桃中得到儿茶素和表儿茶素。
2 挥发油类物质
姜爱丽等[3]从软枣猕猴桃全果及其籽种分离鉴定出7 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11- 二十碳烯酸、10,13- 十八碳二烯酸和花生酸。杨婧等[4]采用果胶酶前处理法分离并鉴定出32 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酚类、醇类、烯烃类和其他化合物。
3 多糖类物质
宣丽等[5]从软枣猕猴桃中分离得到三种多糖AAP-1、AAP-2和AAP-3,同时对其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多糖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7 种单糖组成。其中,AAP-1 葡萄糖的摩尔百分含量最高,为94.72%;AAP-2 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摩尔百分含量较高,分别为24.75%、38.37%;AAP-3 半乳糖醛酸的摩尔百分含量较高,为16.05%。
4 三萜类物质
金永日等[6]对软枣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硅胶柱层析分离,分得毛花猕猴桃酸B 和2alpha;,3alpha;,24- 三羟基-12-烯-28- 乌苏酸。赵恒等[7]从软枣猕猴桃茎中分离得到乙酰齐墩果酸和乌苏酸。石钺等[8]对软枣猕猴桃叶进行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4 个三萜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齐墩果酸、3beta;- 羟基-12- 烯-28- 熊果酸和3beta;,24- 二羟基-12- 烯-28- 熊果酸。
5 生物碱类物质
杜彦影等[9]研究了软枣猕猴桃茎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2%、超声时间30 分钟、液料比为43∶1,生物碱的提取量为0.542 毫克/ 克。
6 其他成分
除以上化学成分外,软枣猕猴桃还含有氨基酸等其他成分,例如,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10]等。张甲生等[11]对软枣猕猴桃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发现29 种无机元素。
目前,对软枣猕猴桃的活性成分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国内,其开发利用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吉林地区软枣猕猴桃资源丰富,对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平衡生态的需要,更是加速经济发展及提高人们健康生活水平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栾云峰,王菲,刘长江,等.软枣猕猴桃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J].食品科学, 2011,32(04):155-158.
[2] 秦雪,张昌浩,姚大雷,等.软枣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3,(03).
[3] 姜爱丽,申新,胡文忠,等.软枣猕猴桃籽油的超临界萃取及成分分析[J].中国油脂,2008,33(09):77-79.
[4] 杨婧,张博,辛广,等.果胶酶处理软枣猕猴桃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11):6-9.
[5] 宣丽,刘长江.不同提取方法对软枣猕猴桃多糖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09):1260-1265.
[6] 金永日.软枣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8,33(07):402-404.
[7] 赵恒,王宝珍.软枣猕猴桃茎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4,29(09):523-524.
[8] 石钺,马冰如.软枣猕猴桃三萜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J].中草药,1993(07):386-387.
[9] 杜彦影,刘长江,刘旸旸.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软枣猕猴桃茎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 (13):220-224.
[10] 秦红艳,张宝香,艾军,等.软枣猕猴桃鲜果、果酒和果酱中氨基酸组分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06):355-358.
[11] 张甲生,李平亚,卢士香,等.软枣猕猴桃中29 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3(04):354-356.
/nonglin6557775.html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