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docVIP

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了青海云杉叶锈病的症状、病原及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青海云杉叶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甘肃、青海2省的优良乡土树种,组成大面积天然水源涵养林。叶锈病是青海云杉的主要病害,分布在甘肃的祁连山北坡,如肃南、武威、古浪、天祝、永登、景泰等县海拔2 600~3 000 m的林区,洮河流域康东、临潭两县交界的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以及青海省互助、大通、乐都、门塬、祁连、泽库、贵德、斑玛等县林区。   据2005年调查,青海云杉叶锈病不仅危害云杉天然林,而且人工幼林、苗圃均受害严重。病株针叶早期脱落,次年迟发芽或不发芽,新梢年生长量只有健株的10%,病情重的林分生长衰弱,叶色黄绿,枝叶稀疏,球果少,种籽不饱满,发芽率低,影响天然更新和育苗造林。   1症状   病害初期在云杉针叶上呈现淡黄色段斑,在段斑上集生多数针尖状小突起,即病菌性孢子器,其顶部分泌有数根黄色细丝状蜜露,数天后在段斑上出现多数桔黄色微隆起的椭圆状或长条状锈孢子器[1]。锈孢子器包被膜陆续破裂,散出大量黄色粉状锈孢子。剩下的包被膜呈白色,病叶呈土黄色干枯而脱落。在转主寄主青海杜鹃叶片上,病斑不规则形,杏黄色,在病叶背面集生很多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头状,桔红色,色泽鲜艳,基部有一根淡黄色菌丝束梗。   2病原   病原菌为祁连金锈菌(Chrysomyxa qilianensis Wang,Wu et Li),其发育阶段[0]、[Ⅰ]在云杉针叶上,[Ⅱ]产生在青海杜鹃叶背面,其生活史为中缺夏孢子型。性孢子器瓶状,淡黄色,(150~216)μm×(115~150)μm,埋生于针叶表皮下,其孔口突出表皮。锈孢子器口径0.2~0.3 mm,包被膜质,淡黄色,破裂后呈白色,包被细胞长椭圆形,矩形,(49~54)μm×(27~34)μm,内壁厚5 μm,外壁1.7 μm,内外壁均平滑[2]。锈孢子器半埋于针叶组织内,器内串生多数锈孢子,锈孢子淡黄色,近圆形或近椭圆形,(26~34)μm×(17~24)μm,孢膜厚3.5 μm左右,无色,表面有密而短的疣点。冬孢子堆头状,外围有一层拟蜡质保护物,桔红色。基部束梗淡黄色,长0.2~0.5 mm。冬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17~26)μm×(10~14)μm,多数为4~5个1串,串长100~135 μm。   3发病规律   病菌冬孢子6月中旬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到云杉幼嫩针叶上侵染。在平均气温14~16 ℃条件下,潜育期8~11 d,6月底至7月初发病,产生性孢子器。3~5 d后产生锈孢子器,7月中、下旬锈孢子陆续成熟,由气流传到转主寄主青海杜鹃上侵染,受侵植株的当年生叶不表现症状,次年5月底出现病斑。只有少数病斑在6月初产生冬孢子堆,大多数在第3年6月初才产生大量冬孢子堆。此病害循环中缺少夏孢子阶段。病菌以菌丝体在青海杜鹃叶片里越(夏)冬,每年对云杉针叶的有效侵染时期约20 d左右。病害与降雨情况有明显关系,凡是6月中旬连续数日有小阵雨,晴、阴交替的天气,既有利于冬孢子萌发,又有利于担孢子传播和侵染。同时由于阴雨降温,云杉新叶生长缓慢,延长感病期,病害较重。若遇连续数天大雨,则不利于病菌孢子传播和侵染,病害则减轻。   病害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加重。孤立木、疏林、林缘以及林冠上部病情较重,郁闭度大于0.7的林内病情较轻。同一苗床的两侧苗木病情比中间的重,苗木上层病情重于下层[3]。一年生云杉苗无叶锈病,主要原因是幼苗出土后基本上已错过担孢子侵染盛期,同时在苗床上加覆盖物或搭遮荫棚,起到阻挡担孢子侵染的保护作用。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三、四年生苗,病情重于二年生苗,幼林病情一般重于成年林,纯林病情重于云杉与桦木、山柏等混交林。地势平缓、土层较厚、地位级较高的林分,病害较轻,反之,病情较重。综上所述,不同林分因子、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树势寄主抗病性有显著差异。    4防治措施   防治云杉苗期叶锈病的简易而特效方法是在6月10日前后4 d内,苗床上搭起塑料膜拱棚,棚高50 cm为宜,切忌塑料膜紧靠苗木,以防日晒后烫伤苗木。棚两端保持开放,这样既可减少叶锈菌冬孢子与云杉苗接触,又可改变苗床小气候,增温减湿,不利于此菌冬孢子侵染,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同时还能防止晚霜天灾,减少杂草,节省锄草劳力,提高苗木质量,降低育苗成本,每年从6月10日至7月20日,搭棚40 d即可见效[4]。如果在拱棚两头苗床上于6月中旬喷1次国产粉锈宁(上海或四川产)500~600倍液,效果更理想。   云杉幼林叶锈病防治,侧重加强抚育,促进幼林尽快郁闭,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