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X病毒探究进展
马铃薯X病毒探究进展
摘 要:从PVX的发生与分布、基因组结构与功能、检测方法、防治技术和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PVX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PVX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X病毒;分布与发生;基因结构与功能;检测方法;防治技术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又称马铃薯潜隐病毒(Potato latent virus)或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otato mild mosaic virus),为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模式成员,是由一条正链RNA组成的线性病毒,RNA长约6.4 kbp,病毒粒子呈长杆状,长times;宽=515 nmtimes;13 nm。自然条件下主要靠寄主植株不同部位、寄主植株之间接触摩擦进行机械传播。PVX单独侵染时症状较轻,与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烟草脉斑驳病毒(Tobacco vein mottling virus,TV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等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复合侵染时症状加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3]。目前有关PVX的分布与发生、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检测方法、防控技术以及生产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对上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其中尚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深入开展PVX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1 PVX的发生与分布 所有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产区均存在PVX发生的现象,但不同栽培品种受PVX侵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品种带毒率较高。在田间,PVX侵染马铃薯植株,引起轻型花叶或者潜隐病征,若多年侵染则易引起重花叶或者植株矮化,造成10%~80%减产。PVX常与PVY复合侵染,使症状加剧[4~6]。PVX主要靠汁液接触传播,也可以由某些昆虫如异黑蝗(Melanoplus differentialis)和绿丛螽斯(Tettigonia viridissima)的咀嚼式口器经机械作用传播,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和集合油壶菌(Synchytium endobiotcum)也能够传播该病毒,但实生种子不能传毒[7]。PVX 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16科240种植物,茄科植物是主要的寄主,其诊断寄主有白肋烟(White burley)及其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品种。初侵染的叶片通常表现为坏死斑,之后发展为坏死斑驳、褪绿、花叶或脉褪绿。在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上继斑驳之后产生褪绿环,脉褪绿或脉坏死。烟草栽培品种适于作繁殖寄主。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是较好的指示植物,除HB株系外都产生局部斑[8,9]。 对于PVX株系的分类还未有统一的标准,但Cockerham[10]的方法认可度较高,该方法根据PVX侵染携带不同抗病基因(Nx和Nb)的马铃薯植株所表现出的症状,将PVX株系分为4组,分别是X1、X2、X3和X4。X1组(如CS35株系)在含Nx、Nb基因的马铃薯上均能引起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istance,HR)。X2组(如CP株系)只在含Nb基因的马铃薯上引起HR。X3组(如UK3、DX株系)只在含有Nx基因的马铃薯上引起HR。X4组(如DX4、CP4、HB株系)则能完全克服Nx、Nb抗性。许多研究表明,PVX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在决定PVX与植物抗病基因互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P可作为激发子使马铃薯产生HR、ER(极端抗病性,extreme resistance,ER)反应,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变化会导致寄主产生不同的症状类型。因此,PVX的CP基因序列分析也有助于对PVX的分类研究[11~16]。 2 PVX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PVX基因组由一条单组分的正单链RNA分子组成,长度约6.4 kbp。RNA的5prime;-末端有m7GpppA帽子结构,3prime;-末端有1个poly(A)尾结构,共包含5个开放式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ne,ORF)。ORF1编码166 kDa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是PVX合成RNA必需的,也是唯一来源于自身的蛋白。中间的ORF2、ORF3、ORF4相互重叠,被称为三基因区段(Triple-gene block,TGB),分别编码25 kDa的TGBp1蛋白、12 kDa的TGBp2蛋白、8 kDa的TGBp3蛋白,这些蛋白与病毒在寄主细胞间的移动有关,其中,TGBp1蛋白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的抑制因子,可打破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使病毒成功侵染。3pri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