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心理学史论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心理学史论研究

( ) 第 34 卷第 4 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34 No. 4 ( ) 2001 年 11 月   Jou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Nov. 2001 中国心理学史论研究 杨鑫辉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 : 中国心理学史论是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理论层面 ,它对于认识学科意义 、掌握学科体 系 、建立思想观点和解决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心理学史论的内容体系包括七个组成部 分 ,即中国心理学史的价值论 、方法论 、范畴论 、专题论 、体系论 、文献论和学史论 。 关键词 : 中国心理学史论 ;方法论 ;范畴论 ;体系论 ( ) 中图分类号 :B84 - 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79 2001 从有系列研究成果 、研究机构和正式列入国家教育部教学计划诸方面综合考察 , 中国心理 学史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才成为心理学史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 。“1986 年教育部组织编写 [1 ] 出版的大学统编教材《中国心理学史》,是这门学科建立的最重要标志 。” 这部书由高觉敷任 主编 ,潘菽任顾问,燕国材 、杨鑫辉任副主编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材料的更加丰富 ,去年人 民教育出版社已提出修订的要求 。由于潘 、高二老已经去逝 ,便委托杨 、燕二人主持修订工作 。 这部著作的参著者们 ,在其研究工作中都不得不考虑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 ,例如 它的研究意义 、对象、方法论 、范畴和编纂体例等 。作为一个新开拓的领域 ,其认识是需要不断 深化的。就笔者而言 ,在 1982 年教育部主办全国统编教材《中国心理学史》编写讨论会上 , 由 潘 、高二老安排作的《研究中国心理学史刍议》专题报告[2 ] ,强调了开展此领域研究的紧迫性 , 构建了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提出了加快工作的建议 。该文的观点“受到了与会领导和该书 [3 ] ( ) 撰稿人的重视和赞同” P2 。但是当时我还未将其上升为“史论”来探讨 。1996 年上半年读 到高觉敷主编的《西方心理学史论》,而且自己也在担当这个领域第一次招收中国心理学史博 士生的担子 ,于是便明确提出了中国心理学史论的建构与课程开设问题 。 何谓中国心理学史论 ? 它是中国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的总论或基本理论 ,是怎样 研究中国心理学史的理论层面的论述 。正如史学界区分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一样 ,我们也应 当区分心理学思想理论史学的理论与心理学思想理论的历史 。说得更简捷一些 , 中国心理学 的发展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 , 中国心理学史论则更注重中国心理学史研究者主体的观点 ,持不 同的观点与方法 ,将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得出不同的结论与评价 。很显然 , 中国心理学史论对 研究中国心理学史具有指针性作用 。首先 ,史论将帮助研究与学习者 ,进一步认识中国心理史 学科的意义 。它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的体现 ,也是为了学术之传承 。无论是治科技史或思想史 , 皆为学术之传统 ,开拓者不易 ,张扬 本文为江苏省教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 目成果之一 。批号 :98SJBZXLX001 。 收稿 日期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