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06我国汽车涂料市场分析
05-06我国汽车涂料市场分析
1 中国国内汽车涂料行业运行现状
1.1 中国的汽车涂料市场空间依然具有吸引力
2005年是我国汽车涂料行业高速发展的一年,进入2006年,依然发展迅速前景诱人。据国家统计2005年规模以上的933家企业的数据,涂料总产量达到382. 57万吨,同比增长10. 42%。其中汽车用涂料约占6.3%,达到24.1万吨。
汽车涂料的市场是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中国汽车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汽车涂料工业一直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坎坷历程而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国内汽车保有量2005年达到3563 万辆,2010年将达5669万辆,其中2007年轿车保有量将突破2100万辆。2006年1月,中国政府将拓宽汽车产业发展,力争超越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无不显出中国汽车涂料产业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分布来看,涂料行业的主要分布区域依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据统计上述三个地区就占了全国涂料行业87%的份额。说明了汽车涂料市场在内的涂料行业进一步向具有科技优势及经济优势的企业和地区集中,重心依旧偏于东南沿海,同时东西差距还进一步拉大。
1.2 汽车涂料市场竞争加剧
入世后,国外企业大举挺进,加紧扩大其在中国的汽车涂料业务。同时有些国外企业通过提高在汽车涂料合资企业中的股份和兼并其他企业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目前北美和欧洲的汽车涂料市场约占全球三分之二的OEM市场,保持绝对的领先地位,相对活动比较平稳增速有限。全球排名前10位的涂料生产商,几乎全是汽车涂料的市场领先者,如PPG、巴斯夫、杜邦、阿克苏?诺贝尔、宣威、Valspar、立邦和关西等公司。汽车涂料业务的成功,是这些公司之所以取得骄人业绩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我国民族涂料企业要想与世界级涂料企业相抗衡,汽车涂料必然是主战场之一。
1.3 中国国内汽车涂料行业发展形势严峻
我国汽车涂料的质量、产量、品种等还很滞后,总体来看,缺乏创新技术,涂料装备水平和生产控制技术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在国内,真正叫得响的名牌汽车涂料企业屈指可数,控制市场的份额很小,涂料行业同质化竞争十分普遍和严重,产品、技术、营销模式、竞争手段等的同质化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2005年整个涂料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6. 03%。
2001年起汽车关税开始大幅下调,去年进口车的价格平均降幅达15%;国内众多汽车厂商从去年开始,也纷纷举起降价大旗。特别是近两年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和汽车原料成本价格上涨的压力下,汽车OEM涂料供应商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不仅需要降低成本,同时还要提供环保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正是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国内汽车涂料公司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找到新的成长途径。同时在市场运营上做大做强,走兼并和强强联合的重组之路。
发达国家的汽车涂料一般占该国涂料产量的20%以上,中国国内只有6.3%,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汽车涂料在质量和品种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时候主要依赖进口涂料或以进口的半成品及原材料配制的产品为主。涂料行业整体利润增长的速度,普遍低于产品销售收入及产值的增长速度。
1.4 2005年中国汽车涂料行业继续发展
在2005年,涂料行业在技术创新、工艺变革、营销革命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突破。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涂料市场秩序的整顿,加大了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做了大量尝试性的工作。通过必要的手段对汽车涂料行业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提高涂料企业准入门槛、保护涂料知识产权等。
除了政府引导以外,涂料行业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发展壮大措施,如2005年成立广东省汽车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汽车用环氧树脂涂料的研发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种多渠道的整合社会各种有效资源,从而引导中国汽车涂料市场良性发展必将对中国涂料行业进一步的成熟和有序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在国内行业架构不同的交流平台、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开展国际涂料科技合作、创建中国涂料知名品牌。
在整个涂料行业,中国国内企业扩张步伐加快,为行业的进一步整合造就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在2000年企业年销售超过亿元的企业数量不足50家,到2004年达到100家,到了2005年达到141家。产业的集约度进一步提高,目前已有海虹等8家企业的8个品牌产品进入中国名牌初选范围。不论是市场还是利润都向大企业,大的生产基地集中,强者更强的局面已经形成,这为行业的进一步整合打下了基础。如何进一步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提高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并创立自己的国有名牌,将是今后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 国内汽车涂料市场技术状况分析
2.1 汽车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