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脲酶抑制剂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脲酶抑制剂综述

抑制剂研究进展 1、脲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1.1脲酶抑制剂种类及作用原理 脲酶是氨基水解酶的一类酶的通称,是一种作用于线型酰胺C-N键(非肽)的水解酶。土壤脲酶抑制剂是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或元素。Conrad早在1940年就指出向土壤中加入某些物质可以抑制脲酶活性并延缓尿素水解。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脲酶抑制剂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包括对尿素水解、NH3挥发、尿素N土壤转化、尿素利用率、作物产量的影响等。 脲酶抑制剂主要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二大类。无机物中主要是分子量大于50的重金属化合物如Cu、Ag、Pb、Hg、Co、Ni、Au、As、Cr等元素的不同价态离子;有机化合物中包括对氨基苯磺酰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羟基草氨酸盐、有机汞化合物、酚类、醌及取代醌类、磷胺类化合及其转化物等。Bremner和Douglas和Byrnes和Freney 等(199)指出,最有效的脲酶抑制剂是醌如(-苯醌和氢醌(HQ)、二元酚和磷胺类化合物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苯基磷酰二胺(PPD)、环己基磷酰三胺(CHPT)等[65]。其中HQ被认是较有效并经济的,而NBPT、PPD、CHPT等磷胺化合物的抑制效果则是最好的。 对脲酶抑制剂的筛选,通常注意的只是该化合物使用后尿素在一定培养时间内的残留量,而对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的较少。重金属离子和醌类物质的脲酶抑制作用机理相同,它们均能作用于脲酶蛋白上对酶促有重要的作用的巯基(-SH)),抑制作用的效果与金属-锍化物和醌-锍化物复合体的解离能力呈反比。磷胺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为该类化合物与尿素分子有相似的结构,可与尿素竞争与脲酶的结合位点,而且其与脲酶的亲和力极高,此种结合使得脲酶减少了作用尿素的机会,达到了抑制尿素水解的目的。 综合国内外的资料研究,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脲酶抑制剂占据了脲酶水解尿素的活性位置,降低脲酶活性。 (2)脲酶抑制剂可以改变土壤环境中的氧化还原条件,降低脲酶活性。 (3)脲酶抑制剂中有些疏水性物质,可以使尿素的水溶性降低,减慢尿素水解速率。 (4)脲酶抑制剂中有些抗代谢类物质,可以打乱能产生脲酶的微生物代谢途径,阻碍脲酶的合成,降低尿素的分解速度。 (5)脲酶抑制剂本身与尿素物理性质相似,在土壤中可以保护尿素分子不被脲酶水解,但是脲酶抑制剂也不能完全抑制土壤中所有的脲酶,应保持脲酶具有一定的活性。否则,会影响到土壤对植物的供氮。 脲酶抑制剂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用。土壤pH、通气条件、水分状况以及尿素的浓度等都是影响脲酶抑制剂活性的因素。不同的脲酶抑制剂所适应的环境条件也不同。比如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二胺(nBPT)受土壤pH的影响较小,表明nBPT既适用于酸性土壤,也适用于碱性土壤。苯基磷酰一胺(PPD)作为脲酶抑制剂虽然有潜力,但是易于分解。脲酶抑制剂氢醒(HQ)在通气性良好的土壤中施用时,效果不如nBPT和PPD;在嫌气土壤中施用时,效果又不及PPD;有研究表明,HQ用量的增加会减弱土壤脲酶活性。所以,不同的脲酶抑制剂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抑制效果不同,同一种抑制剂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抑制效果也有所不同。脲酶抑制剂在脲酶活性高的土壤中施用能够发挥更好的抑制作用。 尿素经脲酶水解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是基于目前的环境问题以及氮残留在土壤中可能会造成的环境问题,延缓脲酶的水解作用非常重要,所以许多学者都己经在脲酶抑制剂上做了大量研究。到目前为止,人们研究了脲酶抑制剂对土壤环境、植物生物量、产量等的影响。 研究较多的脲酶抑制剂有N-丁基硫代磷酰二胺(nBPT)和氢醌(HQ)等。周礼恺等人在1992年就研究了HQ在尿素的水解、气态氮的释放、铵态氮的硝化、硝态氮反硝化作用以及微生物固持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HQ不仅可以延缓尿素的水解,减少NH3挥发损失,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影响尿素水解产物的进一步反应过程,使得尿素氮对作物有持续性供应,减少了氮的损失。 王小彬等的研究发现,尿素表施和种旁施用,nBPT的用量完全不同。表施时,nBPT用量为0.25%最佳;种旁施用时,nBPT用量为0.15%时能够更好的促进作物氮的吸收。脲酶抑制剂nBPT对土壤中各种细菌和酶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0.1-0.5%的nBPT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小;浓度在1%时抑制效果最为显著。低浓度(0.1mg/mL)的nBPT对放线菌、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高浓度的nBPT却抑制了它们的生长。nBPT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发酵产酶,最大抑制率分别可以达到67.1%和55.4%。王玉琪等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脲酶抑制剂氢醌对小白菜光合特性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氢醌能增大小白菜叶片的气孔导度,降低细胞间CO2浓度,降低蒸腾速率,提高净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