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渭城区龙枣村海龙奶牛场布病隐性感染现况报告
2011年渭城区龙枣村海龙奶牛场布病隐性感染现况报告[摘 要] 目的:通过监测了解底张镇龙枣村海龙奶牛场布病隐性感染现况。材料与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与分析:奶牛场监测21人,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阳性1例(4.76%),该阳性血清经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为阳性(100%),RBPT和SAT结果经复检符合率100%,结合GB和流行病学判定病例0例。与我区去年另一起奶牛场人群布病隐性感染比较,除SAT(均100%)未见差异外,RBPT阳性率和感染率均见显著差异,隐性感染率分别为4.76%和2%。结论:牛场疫情呈集中感染趋势,应密切关注人、畜动态发病。
[关键词] 布病;监测;结果;分析
我区自2008年被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为省级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点后,于此后开始进行布病高危人群监测阶段,至今在监测区高危人群中未发现新发病例。今年在龙枣村海龙奶牛场进行监测,确诊隐性感染1例,我区近3年牛场布病隐性感染率均较高,为总结经验、确定原因、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确定我区农村布病监测点均放在奶牛场,监测对象为7-60岁与家畜和畜产品有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包括兽医、饲养、屠宰和乳、肉、皮毛加工等人群)。
2、诊断标准:
采集静脉血3ml,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阳性结果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检。病例判定参照“方案”和《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GB15988―1995)执行。
3、畜间调查:
通过畜牧兽医站及奶牛场管理人员和工人了解近年奶牛流产、免疫、淘汰等畜间布病资料。
4、结果与分析:
(1)人间布病调查结果
一般情况:该村共有236户、801人,地处关中平川腹地,平均海拔570m。家畜主要是黑白奶牛,全村有奶牛856只,养牛户46户,平均每户饲养奶牛1-20头;饲养方式为示范园集中饲养和个户散养,其中奶牛场示范园有养牛户24户,集中饲养奶牛805头,个体户散养22户,养牛57头。该村奶牛场示范园建立于2002年,配种方式为专职兽医人工配种,示范园奶牛场内人、畜共饮一口井水。流产死胎大部分深埋、但也有个别养殖户剥皮后弃肉喂狗,个人劳动防护不完善。
(2)人群调查:2011年该村牛场列入我区布病重点监测点,9月24日在该牛场开展布病常规监测,同时开展布病防治健康教育。共采集高危人群血清21人份,经RBPT检测发现1人阳性,结合畜间调查工人反映近年牛有较多流产史,结果提示,该牛场牛群有布病散在感染的迹象。与我区2010年韩家湾马家堡奶牛场人群布病隐性感染调查比较,除SAT试验未见差异外,其它均见显著差异。详表1。
(3)畜间调查:通过奶牛场管理人员和工人了解近年牛流产、淘汰等,反映近两年来有10余头的牛发生流产,近年未对奶牛实施规范布病菌苗免疫和检疫(见表2)。
(4)症状:全部隐性感染者均为布病高危人群,从事放牧、接羔、饲养、挤奶工作,布病隐性感染者无肌肉和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无自觉发热、出汗、全身游走性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等。
5、讨论:
渭城区为半工半农地区,全区面积272km2,人口42.9万。2011年,全区共养奶牛11893头,2009年以前未发现布病感染病例。2009年在韩家湾汉陵农牧牛场检出布病隐性感染病例.说明畜间布病有感染发病的势头,局部疫情比较活跃,人感染途径为接触病畜流产物和个人劳动防护不健全。疫情回升主要原因是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流产物未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畜间布病菌苗免疫、检疫不到位,监测数量过少,畜间疫情波及人间。
6、综合分析我区布病疫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疫情感染以奶牛场较重呈蔓延趋势,感染人以畜牧养殖、加工人员居多。
(2)近年奶业迅速发展,奶牛大范围流动,疫情与奶牛流动情况关系较大,奶牛疫情上升较快。
(3)全部为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
7、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布病防治工作:
(1)在政府领导下履行职责,密切协作,建议成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布病领导小组,共同做好布病防治工作。
(2)加大布病防治经费投入和能力建设,保障监测、疫情处理、专业培训所需设备、经费,提高业务水平。
(3)做好常规监测同时,联合开展监测,做好疫情资料收集、分析和通报,及时、主动和农业部门互通信息。
(4)畜牧部门加强检疫,及时发现和淘汰病畜,对病畜及流产物严格无害化处理防止畜间疫情进一步扩散人间。
(5)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布病防治知识,强化公众特别是高危人群自我防护意识。
文档评论(0)